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十四章 直播石磨磨面
麦子晾晒是在各家的屋顶上。



晾晒三天,麦子里的水分被晒干,麦子变硬,咬起来就像咬到石头,能把牙齿硌出血。



麦子晒到这个程度,可以磨面了。



磨面有两种方式,可以用石磨,也可以用镇上磨坊的机械磨。



村里的乡亲们磨面,都去镇上的磨坊,没人用石磨。



因为石磨磨面太麻烦,还很费力气。



吴富贵平日吃的面粉,也是去镇上磨坊磨出来的。



不过,这一次他带领李珊珊,李香爱和吴天恩,用石磨磨面。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面粉更高的附加值,对得起吴富贵定的高价。



清晨一大早。



李香爱用自行车,驮着一袋子麦子,来到麦场南侧的老槐树下。



在这里有一个石磨,这个石磨归村集体所有,两三十年前,村里的乡亲们磨面,都用石磨。



后来机械磨兴起,乡亲们改用机械磨,石磨就荒废了。



由于石磨是石头打磨而成,又大又重,没有其他的用处。



乡亲们平日连看一眼都觉得多余。



正是因为无人问津,石磨在这里放了二十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小偷都不光顾。



李香爱把麦子卸下来,看着被风雨冲刷的脏兮兮的石磨,不解道,“真搞不懂富贵,明明有机械磨,磨面又快又省事,干嘛用笨重的石磨。”



“嫂子,我来了。”吴富贵右肩挑着担子,前后各挂有一个水桶,水桶里装满清澈的河水。



这是他从南沙河担来的水。



“嫂子,咱们把石磨清洗一遍,就开始磨面。”



李香爱向他确认,“咱真用石磨磨面?”



“当然。”吴富贵说,“我向直播间的粉丝承诺过,提供给他们的面粉,是原生态的石磨面粉。”



“咱不能作假,必须用石磨磨面。”



“可是,石磨磨面又慢又费力气,我怕磨不完一百斤麦子,我就累瘫了。”李香爱说。



吴富贵笑道,“所以我把咱们几家组成磨面小分队,一起磨面,咱们分工合作,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累不着。”



“咱们先干起来,把石磨清洗干净。”



吴富贵把水桶的水倒在石磨上。



李香爱拿起刷子,仔细刷石磨。



他们正干活呢,李珊珊和吴天恩来了。



不一会儿,郭小雪也来了。



他们也加入干活的队伍。



五人通力合作,把石磨洗干净。



接下来该磨面了。



吴富贵双手扶着石磨把手,吴天恩站在他身旁,与他一起推石磨。



李香爱拿着半个瓢,瓢里装满麦子,往石磨上方的洞眼里倒入麦粒。



吴富贵与吴天恩推动石磨,上层的磨盘与下层的磨盘发生摩擦,洞眼里的麦子被两扇石磨碾压,脱壳,变成面粉。



李珊珊拿着一把高粱制成的扫把,把石磨周遭的面粉扫到下方的袋子里。



这就是传统的磨面方式。



郭小雪举着手机,点开吴富贵的筷手直播间,帮吴富贵做直播。



“哦!原来这就是石磨磨面啊。”



“涨姿势了,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古老的磨面方式。”



“我小时候经常见,自从进城后,就很少见到了,感谢主播,把我带回小时的记忆力,看赏。”



……



粉丝们好奇地围观石磨磨面,还不断刷礼物,感谢吴富贵带来原生态的磨面方式。



一个小时后。



吴富贵停止推磨盘,他喘着粗气,满身汗水。



老村长吴天恩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仿佛虚脱了,一屁股坐到地上,点上旱烟,嗒嗒抽起来,用抽烟缓解疲劳。



“富贵啊,我干不动了,去借个驴,用驴拉磨。”



吴富贵点头,“嗯嗯,等会儿我就去借驴。”



人力终究有限,推磨终有累的时候,为节省劳力,一般用驴拉磨。



吴富贵接过郭小雪递来的手机,看了眼直播间,粉丝活跃,留言潮水一样跳动。



“主播,给我们瞅瞅磨出来的面粉。”



“对,我来康康这面粉与超市的面粉有何不同。”



吴富贵把手机镜头对准石磨下方的袋子,里面有一层面粉。



面粉粗劣,色泽发黑,与超市买的洁白如雪的面粉,截然不同。



“我滴个天也,石磨磨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