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九岁的八姐要当管家
折阳朔说道:“表弟,你的这脑子咱就这么奇特,任何东西在你这里都能变成钱。”



宋歌看着眼前的折家军世子,纠正他说:“是化腐朽为神奇,是增值。”



折阳朔赶紧说道:“对对,化腐朽为神奇,你说说,你的这脑子是怎么长得?”



宋歌一脸天真的笑着说:“人家只是想活得精致一些。”



杨八姐看着两个人说道:“你们两个都说到了分成,难道就没有我的份吗?”



杨八姐又对宋歌折阳朔说道:“我给你们两个当管家,你们给我每月发工钱。”



宋歌看着才九岁的杨八姐,一脸的稚气,居然也对钱动了心,而且还要工钱,并且不是白拿工钱,是要给他们两个满身才华的人当管家,宋歌一下子就好奇的要死。



宋歌说:“八妹说一说,凭什么要我们两个给你发工钱。”



杨八指着眼前的两大箱子内肥皂说:“我觉得你要发财,所以我要给你当管家。”



宋歌说:“何以见得?”



杨八姐说:“哥哥,这一箱香皂是一百钱,根据市面上的价钱应该是装了一百块,那么一块是一个铜钱。



如果哥哥让它变香变得精致那么它的价格提高到五或者八个铜板,这都不算高价,那么这一箱肥皂很快就会增值变成五百钱或者八百钱。



除去哥哥的成本和人工,哥哥就会得到三百钱或者六百钱。



这是这一箱肥皂的所得,如果哥哥把东京城里的肥皂都收来加工,哥哥就会获得比现在东京城里的肥皂翻好几倍的利益。



啊,我算算,东京有多少家,一家至少三块香皂,应该是多少钱?”



杨八姐坐在那里认真地算着,宋哥哥惊讶的看着这个小姑娘,问折阳朔:“她怎么算的?”



折阳朔说道:“小八妹从五岁就会神算,出口报数,难道你这些天都不知道?”



宋歌表示:“不知道。”



折阳朔说道:“这下惊讶了,所以我杨家还是有能人的。”



宋歌赶紧说:“表哥想多了,在我眼里,杨家的人都是能人。”



杨八妹算了一会账说道:“哥哥,你的生产还没开始,没有具体的生产数字,我无法预测你的盈利,等你投入生产了,我再给你算。



你们两个先说一说,到底要不要我给你们当管家?”



宋歌和折阳朔异口同声说道:“要,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们的杨大管家。”



杨八姐听着一下就笑了,说道:“给哥哥当管家,小妹会很用心的。”



三个人说着话就到了杨家门口。



此时天色已经很晚,三个人穿过三进院子后,就到了折太君院子的小门口,问门边的婆子,婆子说折太君已经睡了,睡之前说等公子回来,各自去休息就行了,不用再来见她。



于是杨八姐悄悄随着丫鬟就去睡觉了,宋歌和折阳朔往后面的院子走去,回自己的房间休息。



宋歌在桌前铺开一张纸,要给石岚写一封信,宋歌用自己特有的字体写下了唯有石岚可以读懂的信。



叙说了自己的无能给岚儿造成的委屈,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现状,告知岚儿自己一切安好,又说本来要回来看望岚儿的,可是杨家这边也要开始种地什么的,有些忙,许诺,插秧的时候一定回来现场给大牛几人给大牛教一下插秧……



宋歌信写到这里心底下难过,想到自己将近一年误把他乡当故乡,忽然间离开石家田庄,连想念岚儿都要写信,但是又没有办法,好男儿当自强,若是做不出让石守信无法抹去的事业,若不能真正独立存在,他和岚儿终将是这样的名誉上的关系。



最后,宋歌写下:顺其自然,安心做事,甚念。



放下笔的瞬间,宋歌很是难过,就知道那个人在石家田庄,心底下却是有了万般的纠结,不能理直气壮地去看她。



“岚儿,安好!”宋歌喃喃自语道。



躺在床上,又想着义母折太君说的杨家的地,宋歌翻来覆去的决定杨家的地就种上蜀黍,可以收庄稼,也可以收成粮草,再种上苜蓿和燕麦,这些都是养牲口的好草料。



“若是现在下种,到秋季基本就长大了,到时候就可以养马了。



若是在农户家推广开,一般百姓家的养殖就没有问题了,猪羊牛的饲料都就有了。”



宋歌昏昏睡去,恍惚间觉得一人做事就是困难重重,最后自己说一句:“可以不计一切推广农技。”然后就沉沉睡去。



许是心安的缘故,宋歌竟然睡的沉重,折阳朔敲门的时候,宋歌还睡的深沉。



当折阳朔毫不客气的把宋歌吵醒后,就催着说:“你写给石岚的信哪?还有你要带的布料哪?我一会就要去石家田庄。你还有什么要带的吗?”



宋歌赶紧的收拾好自己,洗干净了,打开桌上的一个小罐子说道:“我看看牡丹好了没?嗯,还没有好,过些日子我自己带给她,你就带封信和布料。



另外告诉他们,再过几天要插秧的时候我就回来给他们指导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