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百二十四章 精盐
安排好木匠们。



宋歌和折阳朔就离了校场,宋歌明白是熟悉的匠人带工,做工的也都是老木匠,所以自已不用太担心。



两个人走到了府州城的高处,往远看。



正是仲夏时节,山野苍茫,青草葳蕤,有牛羊在低首吃草。



有野蜂在花间采蜜,嗡嗡声不绝于耳。



宋歌看着满心清朗欢喜,说道:"这批耧造出来之后,你们的冬小麦就可以用它来种了。



估计你们的地都不够种。"



宋歌的话惹得折阳朔笑起来,折阳朔道:“如果土地面积不够种了,他们会自己开垦的。"



宋歌说道:“表哥,我们现在起就要收集苜蓿种子。"



折阳朔说道:“上一次书童收集种子,用了一个月时间,收集的也不多,按理说这个种子收起来不应该这么难啊!”



宋歌沉思着说道:"应该是不难,但是强行收就收不到,我们在这里搞个集市!"



折阳朔说道:“你是说我们交换?"



宋歌说道:“对!交换。"



折阳朔问道:"用什么交换?"



宋歌说道:“牧民缺什么,我们就用什么交换。"



折阳朔陷入沉思中,他不清楚牧民到底缺什么?



宋歌说我们就用他们天天离不开的东西换。



折阳朔说道他们离不开什么?



宋歌说:“盐,糖,茶,他们都缺,虽说他们有池盐,但比不上我的盐,用我的精盐换池盐,再用池盐做精盐,然后用精盐换苜蓿种子。



只要牧民们认上,骑马奔跑的人,消息会很快。



但是,表哥,我可以做精盐吗?"



折阳朔笑着说道:“你这还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上了。



你也知道咱们这里是自治,所以各行各业在府州都是自成一个体系,由我们折家统一管理。



你要弄盐就弄。"



折阳朔一听,宋歌要弄盐,心里就乐开了花。



他知道宋歌的盐很精细,白,吃起来没有苦味,卤的肉异常鲜香。



而制作精盐的过程,他却是不知道的。折阳朔明白这一技术要是推广的话,肯定会赚大钱。



宋歌就说道我们首先需要一些粗盐,然后我们来加工制成精盐,这个方法是个赚钱的方法,你得派特别贴心的人来学。



总之让你的得力助手来学。每一个程序分开进行,这样技术也不泄露。"



折阳朔说听了赶紧答应着让人去安排自己的四个得力助手来见宋歌。



宋歌说道:“现在去找盐商,把他们手里的盐卖一些,我们先做一些试一试。"



两个人就去了府州城里转悠,找盐商。



毕竟是在府州,是折家的地盘,办事还是挺顺利的。



到底是折家世子,一句话说出去,到了下午满满当当的三大车粗盐拉到了折家。



当天晚上宋歌就在折家校场的另外一角,围起了严严实实地围子,十口大锅在里面,没日没夜的熬。



整个制作的过程中,人不多,但都是折阳朔的亲信。



即便是亲信,也掌握的仅仅是他自己熟悉的流程,其它的却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直到精盐白花花的放在他们面前,他们都还不相信这东西,就是他们做出来的。



他们根本就不敢去想象,这么精美的东西,出自他们的手,所以没有一个人想着,要用自己会的方法去熬盐。



这个方法,唯一掌握的人,除了宋歌就是折阳朔。



两个人看着白花花的精盐,嘿嘿的笑着,折阳朔说道:“若不是为了苜蓿种子,我真想把这精盐都卖了去,我们俩可就发了。"



宋歌笑说道:“不许动歪脑筋,这个是我们用来换种子的。"



精盐有了,再剩下就是举办一个集市了。



宋歌和折阳朔商量道这一次举办集市,不能太靠近府州,要往草原的深处延展,要在牧民多的地方进行。



边境贸易,百姓之间交换物品,这也是常有的事,在宋朝边境上是有榷场的,宋歌知道这个。



宋歌还知道折家军凶猛如虎,把西夏和契丹族死死地拦在黄河那边,而且折家军打起来不要命。



可是现在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