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百三十五章 承奉郎接旨
为首的一个嘶哑着嗓子说道:“承奉郎何在?出来接圣旨。”



宋哲赶紧说道:“这就去请,公公这边先请。”



宋哲是要把嘶哑着嗓子的这位请到堂屋去,表示敬重。



可是那一位嘶哑着嗓子地却说道:“就在这院子里,院子里景致好,去,去叫承奉郎过来,我们在这看看。”



宋歌正在做鱼,赶紧地捞出鱼,端下油锅,洗洗手,跑到了前院里,石岚也在后边匆匆地跟着。



两人到了前院里,赶紧地跪下,宋哲和前院子里的苦尧,王手,王二几人也赶紧过来跪下,这时候,嘶哑着嗓子的声音说道:“这院子里的人都出来跪着。”



王手赶紧地躬着要退下去,把院子里的下人都叫到了一起,远远地跪下。



嘶哑着嗓子的的开始宣旨,大意就是今日是中秋佳节,官家体恤承奉郎远程归来,特赐一篮水晶葡萄,等到明日,承奉郎要进宫上奏等等。



宋歌一听就是官家喊自己进宫了。



宋歌跪在地上说道:“承奉郎宋歌接旨。”



宋歌接完旨,起身,众人也跟着宋歌起身,这时候宋歌才抬头看眼前的黄门内侍,才发现似乎有些面熟,而且声音也有些耳熟。



宋歌忽然想起雨天里那个买香皂的老者,宋歌不由得多看两眼面前得内侍。



嘶哑着嗓子地却说道:“以后就称呼某为秦内侍。”



宋歌赶紧躬身说道:“不敢,小民还是称您为内侍大人。”



内侍大人却说道:“还是上一回的称呼好,老伯。”



宋歌一听心里就明了啦,赶紧又躬身行礼 叫道:“秦老伯。”



内侍大人哈哈笑起来,随即吸着鼻子说道:“中秋佳节做了什么美食,如此鲜香?”



宋歌赶紧回道:“是以稻花鱼为原料做的炝锅鱼,和清炖稻花鱼汤。”



内侍赶紧说道:“可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稻花鱼。”



宋歌答:“是。”



宋歌又说道:“敢请秦老伯一起用餐。”



秦内侍正色说道:“用餐是不敢了,不过来得巧,你这稻花鱼可是名闻京城,今天把你这现做的的美食给陛下敬献一份,聊表佳节心仪最好。”



宋歌一听,就说道:“岚儿,快点奉茶,我去做。”



石岚还没有说话,秦内侍却说道:“你这个傻瓜,秦老伯需在边上看着才好。”



宋歌一听忽然明白这是安全大事,就赶紧的邀请秦老伯和自己同去。



其他所有人却都留在院子里等待。



灶上砂锅里炖着的清炖稻花鱼汤经过了这半天,炖得正好,浓郁的香味满屋子地缭绕。



黄门内侍秦伯吸吸鼻子说道:“这个就给陛下盛上一些,取个小碗,老奴给陛下试餐。”



老内侍说起试餐时,习惯的自称老奴。



宋歌用淡绿的汝窑小碗给秦内侍盛上一碗稻花鱼汤,秦内侍拿出一根银针探在汤里,过一会拿出来,见没有丝毫的动静,就赶紧的端起来细细地品尝。



内侍一边喝一边说道:“哎,就是这个味,民间的味道,小时候,我娘做的味道。”



宋歌一听,惊诧,赶紧问道:“秦伯是说,请老太太会做稻花鱼。”



秦内侍眼睛瞪一下宋歌说道:“那时候没有稻花鱼,我说的是这宫外的味道。”



宋歌赶紧点头,手底下麻利的做着炝锅鱼。



宋歌小心说道:“秦老伯,这鱼吃的就是个鲜字,你这带到宫里去,还不凉掉了。”



秦老伯说道:“这个不用你操心,只管做成美味便是。”



宋歌麻利的做好了炝锅鱼,用两个大号的汝窑瓷盆装了,盖好盖子,就要用食盒装了,秦老伯却阻止了宋歌,又用银针试过。



然后冲着外面喊了一声:“进来!”



秦伯的话音刚落,外面居然进来两个捧着食盒的黄门内侍。



宋歌都要被这种突发的事件惊呆了。



秦博笑着说道:“陛下知道承奉郎做的好饭菜,今日肯定在家做美食,特意嘱托,要承奉郎敬献。”



宋歌赶紧躬身说道:“承奉郎谢谢陛下隆恩。”



秦伯却顾不得多说话,只是道:“承奉郎安心过节,老奴要赶紧回宫去,可不能让这汤凉了。



也不知道这保温的盒子怎样。”



也不等宋歌说话,就急急地往出走。



宋歌赶紧说道:“秦伯慢走,我有保温的法子,很快弄好。”



秦伯着急的催道:“赶紧的,用上。”



宋歌跑到石岚跟前说道:“家中可有布和剪刀?”



石岚赶紧的去取了来新的布匹和剪刀。



宋歌剪下一块,在食盒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