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官家身边人(02)
看看将至中午,两人下到船上,吃了船家饭回城。看。毛线、中文网



赵晓兵直接将彩霞往家里送,快到她家了,彩霞转过身来抱着赵晓兵狠狠地在他肩膀上咬了一口,转身跑了。



赵晓兵忍着疼痛,看着她走进府里,喊起和尚快走。



回到家中,他娘已经安排做好了晚餐,大家一起围坐着吃饭,赵晓兵请他娘喝魏忠送的女儿红,他娘高兴,连喝了三盅。



吃完饭去他娘屋里跪下,告诉她要带兵出征边关,要他娘以后别累着,家里已经不缺吃穿了。



她娘楞了好一阵,抱住他的头低声哭了起来,大概是感觉这日子刚好起来,儿子又要去前方涉险了。



赵晓兵啥也不,只求他娘保密一月。



他告别娘亲带着和尚连夜往罗城而去。



夜晚的平安码头灯火通明,制置司安排的船只正在装运辎重。



制置司需要人打仗的时候果然利索,来的那么快,犍罗路上牛车来来往往,俨然成了战备物资运输通道。



黎明时分回到家中,他一觉睡到了大亮,起来,易山正在院子里喝茶等着他。



“英式军帽,防弹衣这些仓促上马,总算是备齐了。”易山道。



“嗯。”赵晓兵一边喝茶一边回应。



“地|雷只有两千个,手|榴|弹两万只。”



“嗯。”赵晓兵还是喝茶。



“箭矢给你备了十万只,一百只步枪也带上去。子|弹不够到战场自己裹。”



“嗯。”



“嗯个逑啊,就不能两句话?”易山来火了



“我啥子?没得的。看.毛.线.中.文.网”赵晓兵回他。



“我看你不咋想去嘛。”



“哪个想出门送死?不去又会死更多的人。去是肯定的,新军也肯定能在汉中立足,这个就是我的心理,没得豪言壮语。”



“呵呵,开口了,这就对咯。穆师傅给你们赶制了500个木质盾牌,外包薄铁皮的。”



“哦,可以。”



“开花|炮,石灰|炮几种炮子,炸|药包给你备了000发,不够也只有现场做炸|药包了,为了稳妥,炸|药包只准上1斤的哈。战场上一着急,那些娃娃不管三发一停的,要炸死自己人,必须盯紧了。”



“嗯。你安排上工人去了?”赵晓兵问易山。



“上了两个做炸|药包和纸壳弹的老师傅,边走边教炮兵做。”



“明白了。”



吃过午饭,赵晓兵邀易山一起去太子谷水坝,他想去那儿看看。



那里是他寻得创业资金,那个巨型狗头金的地方,也是他找到灵感,寻得以水为动力,助推手工业飞跃的地方。



正好遇上沈志远也在那里。



老虎口前,满满的溪水已经成湖,湖面碧波荡漾,波澜不惊。



多余的水沿着垛口向下奔泻而出,形成一道道瀑布,终又在下面形成一幅大水帘,跌落下去溅起水珠、浪花,欢快地奔向远方。



沈志远问他队伍是不是要出征北地?



他是。



罗城大量的军器起运,肯定瞒不过他的。



似乎晓得赵晓兵要来水坝,沈志远早有准备,他从车上取来酒菜,三个人一起在坝上吃酒。



想着自己孤零零来到这里,禁不住触景生情,仰长啸,连干了两盅。



沈志远举起酒盅道:“哥儿一路平安,归来,老夫还请在此吃酒。”赵晓兵和易山一起,举盅一饮而尽。



回到家里子,文安排做了一桌子菜,大家一顿好吃。



三后,队伍开拔,易山将军营旗杆上的军旗降下来收好,一直送到岷水边交给赵晓兵道:“带着,不怕牺牲,放开了打,给我留点种子就行。”



两人在平安渡口挥手告别。



半月后,部队抵达阆中,上游水路变窄了,需换乘船。



赵晓兵让李兴志安排,修整三日。



制置司安排了军营,条件还行。



阆中的街道铺面林立,行人络绎不绝,千年水码头果真名不虚传。



他将连以上文化教员召集起来开会,要求他们带头执行军纪,检查军纪的执行情况。



同时,为了提振士气,教唱了一首新编的岷江军军歌:



滔滔的岷江水永远向前,我们英勇的岷江儿女,永远向前。



为了百姓得安宁,我们要不怕牺牲,团结奋进。



向着那光辉灿烂的明前进。



前进,前进,向前进。



大街上,赵晓兵看到新军士兵们三个五个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走在街道上,他觉得这支部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