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计中计(三)
——孟津渡



此时正是中午,孟津渡的两岸都是炊烟渺渺,显得很是和谐。



但总有人喜欢打破和谐。



“看,那是什么??”



韩浩在营中听到外面一阵喧哗,不由出来一看,这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只见从大河东方突然出现的大量船只,要知道,孟津渡的船只早就被丁原一把火烧了精光,他们现在有的船极少,这也是为何王匡几次试探都打不到对岸的缘故之一。



这么多船,哪里来的?



但当看到船上那平原国的旗帜后,韩浩顿时松了口气。



还好,是自己人。



孟津渡的对面董越军营里也看到了异象,急忙出营备战。



这些船只也不知道排练了多少遍,后面都带着无顶小船,只见这些小船都用铁索连着,在船工的操作下排成两排,然后搭起了木板在上面,有钉子钉死,抛锚定位,一个浮桥转眼间就要搭好了。



接着,一支骑兵不知道从哪里就冒了出来,开始在浮桥对面下马列阵,一副随时准备冲过浮桥的样子。



韩浩这时也看清楚了对面董卓军到底有多少人。



居然才不过三千余人...



兵力怎么这么少?



董越看着对面快搭好的浮桥,心情极为犹豫。



话说之前李儒不是来信说对面不会有重兵,让自己安心把兵马抽调到平阴渡的么,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



不过三千人守着渡口,也算是够了。



董越将弓弩什么的都摆了出来,然后就看到对面的船队排成了一个长蛇阵。



接着,一架架的车弩被掀开了盖在上面的油布。



看着那一架架比自己手里也就大了那么十几二十倍的巨弩,董卓军的士气瞬间降到了冰点。



这些玩意都哪里来的?



这不是欺负人吗!



随着一阵鼓声响,船队上的弓弩齐发,像长枪一样的弩箭通通通的砸到了对面的军阵里。



那叫一个血花朵朵开,好似故人来,只一阵,就有近百董军军士被扎成了糖葫芦。



董越那是什么人,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刀山火海里杀出来的悍将,面对这种挨打的情况,当下决定先后撤三百步再说。



对面的赵云看到董卓军开始后撤,等浮桥刚刚搭好,就开始下令强渡黄河。



董越看着在船队掩护下开始渡河的平原军,暗道不好,让人快马去报洛阳、虎牢关等地。



赵云过河后,立刻率军士冲向了董越,他的背嵬军可都是能步能骑的,本来士气就低下的董卓军,只坚持了不到一刻,就开始崩溃了。



当马强率军到达孟津时,战事已经结束了。



韩浩对平原军水师、骑兵如此完美的配合是五体投地,却不知道这又是一次依靠电报的胜利!



另外一边的平阴津,已经交战了到了黄昏。



曹操的兵马原带兵马五千,加上鲍信、桥瑁、张邈等交好诸侯给的三千人马,合计兵马八千,加上王匡的残军,也有上万人,和李傕的万余人来回冲杀,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曹操看的心急,对卫兹说道“贼军如今坚韧,如不能天黑前攻破,恐有变数!”



卫兹是张邈部将,曹操的兵马有一大半可以算是他资助的,他看着战场说道“此战必须有锐士破阵,不如集中精锐壮士,强攻西北角,如能和王匡会和,则贼军败亡就在眼前了!”



曹操觉得有理,找来夏侯渊、夏侯惇,让他们和卫兹一起组织精锐,准备突击。



曹操的打算也是李傕的打算,李傕看时日差不多了,大声喊道“飞熊军何在?”



“飞熊军在此!!”



随着一声喊,一营一直在休息的军士走了出来。



只见这营军士,尽为重铠,或背弩持枪,或持盾携刀,居然是一支难得的重步兵。



“出击!”



“诺!!”



飞熊军,是董卓从近二十万兵马中百里挑一选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编制只有三千人,但时常不满,宁缺毋滥,李傕为其首领,其兵能射能骑,多有羌胡异人。



“飞熊军?”



曹操拿着望远镜看着那飞舞的旗帜,脸色顿时大变。



他在董卓手下也混了那么长的时间,自然知道什么是飞熊军。



自己选的那些精锐,在飞熊军面前,恐怕和孩童没什么两样。



曹操猜的还真准!



夏侯兄弟带领的精锐一撞到飞熊军,就发现这群铁罐头简直没法打。



甲没人家厚,兵没人家利,人没人家壮,配合就更别提了,一边是临时挑选,一边是训练有素,哪里能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