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两百一十五章 盐业(上)
“不错!”马强拍了拍手说道“子方果然颇有勇力,只是少了厮杀经验,子仲,你可愿意让你这弟弟从军?”



马强是真的觉得糜芳还可以,以现在黄叙的武力值,能挡住这么多招的已经可以当中级军官了。



糜芳顿时大喜,拜道“多谢明公!”



糜竺无奈的摇摇头道“还请明公让其先为兵卒,莫要傲了他的心。”



马强听了,不由觉得糜竺这个当哥哥的的确合格,笑道“这样,我让他先去基层锻炼一下,知道军中的事情,然后去林海部如何?”



“多谢明公!”



安排好了糜竺兄弟,马强又开始头疼自己准备成立的这三家公司给谁打理了。



这三家公司,可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公司,它还必然会造成巨大的财富,形成新的一股势力。



用后世历史书上的话,这叫资产阶级萌芽。



汉代的商业其实是很不发达的,由于人口还不够多,交通也不够便利,因此大部分商业活动都是在当地完成,这也就是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也因此,这三家公司的掌舵者,既要懂商业,更要懂政治。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马强在心里暗暗的安慰着自己。



“奉孝,海贼已平,可以召集有盐场的豪强来青岛开会了。”



“诺!”



面对刚刚用钢刀清理过一批反抗豪强的马强,没有人敢说一个不来,只用了五六日,整个青州所有有盐场的豪强便聚集到了青岛,就连远在济南的也不例外。



这些豪强坐在一起,也都明白了来这里是要干什么,毕竟都是吃盐饭的,看一圈就明白了。



“看来吾等这次是要大出血了。”一个豪强叹了口气,心里盘算着这次得出多少钱才能免去劫难。



“我算看明白了,这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要能让马使君满意,出就出了吧!”



倒是也有看的开的。



反正是百人百态,有愁眉苦脸的,也有信心满满的。有唉声叹气的,也有兴高采烈的。



有的人把来这里当成了花钱消灾,可也有的人把来这里看成是和马强搭线的大好机会。



谁都知道,这个使君,不好色(不敢),不好钱财(不缺),不好酒(不好喝),连想贿赂一下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马使君到!”



随着一声吆喝,所有人顿时正襟危坐的起来,看着门外。



马强左边是黄叙,右边是郭嘉,后面蔡吉、郗虑、国渊、张波、管承等人都跟着,可见马强对此次会议的重视。



马强落座,所有人对马强施礼问安。



“诸位车马劳碌,都辛苦了,今日召集诸位来,为的就是一个盐字!”



马强的话一说,不少人脸色都变了。



本以为你是要金蛋,谁知道你是要生金蛋的鸡啊!



马强看了一圈,笑道“古人云,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五味之中,咸为首,盐虽小但无它不行,事关国计民生啊!



蔡郡守,不知道东莱此时的盐价几何?”



蔡吉其实还有点懵,不知道把自己召集过来干嘛,难道有比清田还重要的事情?



“回使君,东莱靠海,盐价较为便宜,只需六百钱一石。”



“百姓食盐几何?”



“《管子·海王篇》有云:十口之家,十人舐盐,百口之家,百人舐盐。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二升少半。”蔡吉张口就的报文献,不得不说,这让马强很是佩服。



这货是真的有货啊。



“一男子一个月就要五升半?”马强被这数字吓了一跳,不嫌咸啊?



蔡吉急忙回道“古今之升略有差异,今日百姓,成年后一月约用盐三升。”



那也不少了!



都说后世中国人吃盐多,但其实比起古人,后世人的口味已经淡了太多,因为古代百姓大都是做体力活的,那汗水一天都可以流一地,对盐的需求比后世人多了太多。



“既然如此,且按三升算,一家五口,一月便要十五升,四百余钱!”马强摇头道“太贵了,百姓如何负担的起啊。”



汉代的一石是两斗,一斗是十升。



“东莱的盐价已经极低,在下得知,关中由于董贼之故,盐已经涨至五千钱一石了!”蔡吉觉得自己治下的盐价还行啊。



马强问道“昔日太平之时,盐价最便宜的时候是几何?”



蔡吉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不足百钱,但当时...”



马强拦住蔡吉说道“既然如此,这盐价,我看可以再低一些,百钱也太多了,一家五口一个月十五升,我看一升要十钱就可以了。”



“啊?这如何能行?”



“这样一来,本钱都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