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七十八章 曹昂出使(八千大章)
却是不巧了,明公此时并不在青州。”刘鑫得知这些人是来出使的,脑袋里全是问号,天下人谁不知道马强在冀州啊,这些人跑青州来做什么。



“年关将至,难道马使君不回青州吗?”曹昂疑惑的问道。



曹昂并不知道自己这个队伍还附带了一堆的特殊任务,曹操让他来青州的解释是说快过年了,马强必然会回青州过年,让曹昂直接去平原等,省的还要跟着马强从冀州一路回青州。



“这个末将就不知道了。”刘鑫想了想说道“还请曹公子随我先去平原吧。”



曹昂点头应诺,一行人缓缓向平原走去。



这一边走,除了曹昂之外的众人就开始窃窃私语起在青州看到的每一件新鲜事物了。



说起来,这些人还真的除了曹昂外,都没怎么来过平原,因此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这水泥果然是坚如磐石,据说在界桥,马强就是靠这东西一日起城,逼得袁绍只能任由其过河布阵。”曹仁是武将,看什么都能想到军事,第一个说起了水泥的用途。



“不仅仅如此啊,诸位看那边!”枣祗指着路边的农田说道“你们看,那田地边上有一条灰色的水渠,想来就是用这水泥建成的,此物看来用于水利也极为方便,马强有了此物,便可引水浇灌田地,怪不得其不缺粮草呢。”



此时已经是年末,农田上早已收割完毕,只等明年春暖花开,才会有农夫耕作。



“吱呀~吱呀~吱呀~”



这时,一阵吱呀声吸引了众人,众人往声音传来的方向一看,一个巨大的水车出现在不远处。



“这是何物?”枣祗的声音都高了八度,这水车最少有十多米高,简直就一庞然大物。



“这好像是翻车。”荀衍不愧是荀氏族人,见多识广。



翻车其实就是十常侍之一毕岚所造的最早的水车,不过那个是用来给刘宏洒水用的。



“不对,不一样,这也太大了。”荀衍又摇头否认了自己刚刚的想法,催马上前,在前面引路的刘鑫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急忙跟了上去。



“荀先生,怎么了?”



曹昂等人也跟了上去,只留下了韩浩看着车队。



“刘将军,这是?”



“哦,这个叫水车,你看,这水车能将边上的河水引入到这条人工水渠里,这样修建水渠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能灌溉的田地也就更多了,粮食的产量也就增加了。”



刘鑫毫不在乎的说道,在他的眼里,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了。



“巧夺天工!巧夺天工啊!!”枣祗拍掌叫了起来,然后围着水车不停的打转。



“哎!你们是做什么的?”一声吆喝,众人这才注意到水车不远处有一木屋,一个少年走了出来,只见他叉着腰,鼓着嘴,手里拿着竹笛,狠狠的看着枣祗,要不是看到有穿着青州军服的刘鑫在,他都准备吹竹笛叫人了。



“这位小哥,你在这里是做什么?”荀衍对那个少年问道“你难道不怕我们吗?”



那少年看了一眼刘鑫,然后说道“我在这里看水车和磨坊,现在正是磨面的时候,万一有人要用,不得有人看着么。



至于怕你们...你们有什么好怕的,看到我这笛子了吗?我一吹响,这附近所有的村子都会来人!



再说了,这不是有军爷在嘛,你们要是做坏事,军爷自然会保护我,我有什么好怕的。”



荀衍看了一眼刘鑫,有些感叹的说道“刘将军治军严明啊,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我已经很久没看到百姓不怕官兵的场景了。”



后人因为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后世的那只红色军队,天然觉得军队就应该爱百姓,护百姓,但实际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抗日战争,大部分时代的军队和土匪都没什么区别,甚至外军还不如当地的土匪,毕竟土匪也知道山下的百姓说不定就是自己山寨里哪位弟兄的三姑六婆的,而外军入境,那基本上杀了就杀了,抢了就抢了,心里毫无负担。



否者也不会有那句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话了。



就连曹操的军队也是一样,在攻打袁术时,军纪也没好到哪里去。



甚至这样的情况在后世也没好到哪里去,后世有人看到外国发生天灾,军队救援就和玩过家家一样觉得奇怪,甚至觉得是fake news,但实际上,这才是后世大部分军队的实际情况,灯塔国的飓风灾难是年年发生,年年军队救援失力,可谓是勇于认错,从不改正!因为他们实际上就没觉得自己错了,军队救什么灾啊,不乘机0元购已经是我们灯塔军军纪严明,克服了自己的本能了。



军队,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关,可不是开善堂的,也就后世中国的那支军队会觉得军人堵洪水口子是天经地义的了。



刘鑫掰了一下手指头,确定自己没算错,上前问道“我看你口齿伶俐,应该有读学堂吧,可今日学堂不旬休,你怎么不在学堂读书到这里看什么水车?是不是你们村长叫的?你是哪个村的?我要上告县衙,治你村长的罪!”



刘鑫这一说,那少年急忙摇手说道“不是不是,和我们村长没关系,是我月考考了前三,得了一日的休假,主动替家里来看水车的,再说了,我也带书了!”



说着,少年拿出了一卷书递给刘鑫,表示自己没有耽误学习。



“刘将军,此书是否能借我一阅?”



“哦,荀先生想看,自然可以。”



荀衍接过书本,这是一本纸质的书,上面的字极为工整,像是出于大家之手,再看书的内容,发现上面写的都是一些数术,自己读起来居然极为吃力。



荀衍不由怀疑面前的一切是不是刘鑫叫人演给自己看的。



但一想,这演给自己看又有什么用呢,不明白啊。



“此书极为精美,我看价格不菲,看来小哥你家境不错啊。”荀衍笑着把书递了回去。



那少年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荀衍说道“这位先生,你是外乡人吧,难道不知道我们学堂发的书本都是免费的?”



“免..免费?”



“对啊,小学都是免费发书本的,钱都是由官府负担,到了中学,才有什么书本费,不过听说县里的几家大族正在商议一起出钱捐赠,把中学的书本费也免了。”



“此书价格不菲,官府如何负担的起!你小小童子,怎可口出狂言?”



“我哪里口出狂言了!就是免费的!就是免费的!”



少年人小嘴拙,气的满脸通红,一边不停的喊着,一边看向边上的刘鑫,希望他能为自己作证。



刘鑫笑着出来说道“此事是真的,这些书本都是刻印而成,数量越多,单本的成本也就越低,据说现在一本这样的课本只需要十多钱了,一个学子一年不过十余本,也就不到两三百钱,据我所知,去年我青州在籍的小学学子不过两万,明年随着青州各郡的小学竣工,小学的学子数量大概会上升到五万,即使后面再多,也不过十万,也就两三千万钱,并不算多。”



两三千万钱不算多?



想到曹操经常为了钱粮抓头发的场景,荀衍只觉得呼吸都快停止了。



你听听这是人话吗?



其实青州在教育上的开销当然不止这么多,学堂的建设费用,教师的工资,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头,去年青州投入到教育上的钱就已经突破了五千万钱大关,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有很多建设学堂的费用在其中。



“如此多的学子,青州日后必将文风鼎盛啊。”曹昂有些羡慕的说道。



荀衍立刻反应过来这些学子日后会成为一个多么可怕的力量。



文人就是士子,这个等号在这个时代是可以成立的。



毕竟,不是士族子弟的人,怎么可能读得起书呢。



但现在这一切在青州都被推翻了。



读书的人可能就是面前这样的农家小娃。



就算这些人天资愚笨,但他们数量太多了,日后必将霸占朝廷官场的大量席位。



到那时,士族的生活空间还有吗?



如果不能一直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士族的衰败也就在眼前了。



毕竟...什么算士族?



世任两千石的才算是真正的士族呢!



荀衍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荀彧每次说到青州表情都那么的复杂了。



如果说当年的宦官是在打士族的脸。



那么青州的马强,就是在挖士族的根!



这可真的是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啊...荀氏在这个变局中到底该何去何从。



想到了可怕后果的荀衍在后面的路上虽然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