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百零二章 龙抬头(新年万字更)
三公提名,五大将军府抢着答应,马强的大将军之位也算是定了。



除了大将军之位,因为马强已经是封爵县侯,不可再加,只是增加了五千户做为马强的食邑。



当然了,这增加的五千户其实都在河北,倒是不需要朝廷出一分钱。



随后就是告捷于祖庙,这些琐碎的事情,自然有宗正等人去安排,五大将军府和公孙方都只需要按照礼仪参与就好。



由于要告祭刘宏,不知道塞到哪里的何太后也被抓了出来,重新洗刷一番后,痴痴呆呆的坐在边上,她早就被巨变弄得神经衰弱,甚至痴呆了,坐在哪里不时的傻笑,公孙方看着这个曾经母仪天下,执掌大权的何太后,微微摇头叹气。



可惜了....



当轲比能的头颅和夏育的符印摆在刘宏的牌位前,也不知道是因为大捷而开心还是想到自己的傀儡生活而伤心,刘协哇哇的大哭了一场,然后由三公商议后宣布明年改元,并且大赦天下。



杨彪累了一天,回到太尉府,哈哈大笑的招来荀攸。



“公达,你是没看到那朝堂上有多热闹,董旻、牛辅他们几个都快打起来了。”杨彪抚须狂笑,可见心中的快意。



“杨公,这才是刚刚开始。”荀攸对杨彪分析道“董牛五人已有裂痕,此次不过是将这裂痕公之于众罢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推波助澜,让他们分裂到自相残杀的地步!”



杨彪连连点头,叹道“只是陛下还需要一年的时间,否则此时倒是个机会。”



荀攸透过窗户,看向外面有些阴沉的天空,一年,还有一年....



数日后,朝堂上有人提议要为明年开春的春耕做准备,朝廷应该将库存粮食清点一下,万一青黄不接,也可以心中有数。



这个提议很合理,因此被三公一致提议通过。



但通过后的一个时辰后,长安粮仓发生了大火,没人知道是谁放的,只知道扑灭大火后,粮仓里的粮食少了一大半。



粮是立国之本啊,没粮了的消息仿佛飓风一般刮过整个长安,一直刮到司隶全境。



顿时粮价飞涨,无论朝廷如何发布告示说朝廷手中还有粮食也无用,而且更有趣的是,无论粮食涨到什么程度,都有人可以吃下这些粮食。



就这样,长安的粮价在短短半个月内,谷价从一斛一万,升高到了十三万,而且还在不停的往上继续攀升,而在往年,谷价是从未超过千钱的。



这速度,后世的比特币看了都得自愧不如。



长安城内缺粮如此,急坏了三公等朝廷大臣,他们聚在一起,找到田景,希望田景能出面说服五大将军府一起维持粮价。



毕竟长安城就这么大,谁不知道谁啊,这粮价高涨的背后,五大将军府可都赚得盆满钵满。



董旻等人也是巧了,在历史上,李傕等人因为和地方豪强没啥联系,也是粮价高涨的受害者,而这一次,因为白酒的缘故,他们手里都有了一群地方党羽,使得他们不但不是受害者,反而第一次发现这做生意赚钱,可比抢劫来的快多了。



早知道这样,当什么马贼啊,当资本家不就行了!



如果他们知道什么是资本家的话...



但好在五大将军府虽然都贪财,却也知道如果粮食真的高到没人买得起了,也就卖不出去了,因此粮价最后回落到了一斛十万钱,并且还在继续回落,也不知道算不算稳定了粮价。



其实到此时,粮食价格的高涨主要还是一种恐慌情绪所带来的,毕竟官府的粮食本就是给那些官吏所准备的,百姓自己留存的粮食并没有变化。



只要明年风调雨顺,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罢了。



但如果明年是灾年,那么长安会发生什么....简直没人敢去想象。



初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93年,结束了。



新的一年,因为马强在北方的功绩,加上初平四年司隶的平稳,朝廷宣布改元兴平。



公元194年,也就成了兴平元年。



一月初,刘协到了十三岁,正式加元服,算是亲政了。



虽说是亲政,但到底有几个人愿意听他的话,却是个未知数。



后世的《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叫皇上,皇上,是说一句话就是圣旨,天下人都得照着去办,如果说的话别人都不听,或者说的不能兑现,即使是皇上,也不过是一个空名罢了。



现在的刘协,便是如此,按照法理,他应该收回所有的军政大权,但别说五大将军府,就连杨彪等三公,也没想过什么都听这个皇帝的。



刘协这个亲政皇帝有些烦。



而在河北,马强正在烦恼一个问题。



现在他是大将军了。



征北大将军府也改为大将军府了。



那征北军自然也不能再叫征北军了。



那叫啥呢?



从爵位上说,自己是邺侯,难道以后叫邺军。



....



这要是传到后世,傻不傻啊?还耶军。



而且现在部下也越来越多,自己升了官,不给其他人升官也说不过去啊。



马强便召来众人商议,又电联了段英、阎忠等人,最后定下以后就称汉军。



毕竟马强是大将军了,麾下就应该是大汉的兵马。



而三军也按照军功、资历、才能等因素开始改编。



段英和郭嘉都预测,未来马强要面临的可能是几个诸侯的联合抵抗,毕竟其他诸侯也不傻,河北如此兵强马壮,不会不防备,因此要在军级以上再设一级,好为未来大兵团作战做准备。



马强想都不想就拿出了军团这个级别。



经过军委的讨论,大将军府下各部编制如下:



步兵五人一伍,设伍长,二十人一队,设队率,百人一屯,设屯长,四百人一曲,设军侯,两千人一营,设营长,步兵万人一军,设军长,骑兵万人一师,设师长,三军或师为一军团,设军团长。



第一军团:军团长黄忠,兼任第一军军长,另下辖华雄第二军,韩猛第十军,负责冀州防务。



第二军团:军团长林海,兼任第七军军长,另下辖管亥第三军,司马俱第五军,负责青州防务。



第三军团:军团长鲜于辅,兼任第八军军长,另下辖田楷第六军、周战第十二军,负责幽州防务。



第四军团:军团长张郃,兼任第九军军长,另下辖邹丹第十一军,颜良第十三军,负责并州防务。



第五军团:军团长阎柔,兼任骑兵第一师师长,另下辖文丑骑兵第五师,文则骑兵第六师,负责幽州草原防务。



第六军团:军团长赵云,兼任骑兵第二师师长,另下辖鲜于银骑兵第四师,张辽骑兵第七师,负责并州草原防务。



另外以原独立师、太史慈的骑兵第三师和郭金的第四军改组扩编为近卫军团,撤销独立师称号,改为教导师,近卫军团将以配备火器为主,打造出一支火器军团,并且将在未来试验性的给其他军团配备火器。



除此之外,又以原第一工程军和第二工程军的一些骨干为支架,再新组建第三工程军,一同组成工程军团,军团长为萧全。



海军舰队除了现有两个舰队外,另外新增一远洋舰队,准备给甘始用于寻找新大陆使用。



除了军事编制上的变化,马强又将幽州的东西乌桓两郡、辽西以及尚在公孙度手中的辽东、乐浪、玄菟等郡合并为辽州,刺史暂时空悬不表,而是由大将军府直辖,当然,这样的变化是需要朝廷认可的,马强反正先报上去,不管你朝廷认不认吧,我大将军府是认了。



如此整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给一些官吏升迁,否则打赢打输,打多打少都是一个职位,迟早会出问题。



在官场上,最要不得的就是大锅饭!



整编换防后,马强就准备把军师学院搞起来,让那些军师营级军官轮流到广宗学习讨论和总结。



反正接下来也没啥战事,多学习总是好的。



而这样一通操作下来,非的一个月不可,大将军府上下又是一通忙活。



——太原钢铁厂第二矿场



杨虎扶着已经大了肚子的梅子坐在牛车上。



经过几番耕耘,杨虎终于让梅子怀了孕,按理说,此时的梅子应该是静养才是,但矿场根本没有人懂接生,因此到了快生育的时候,还是得去人多的城里才行。



本来此时的梅子已经是到了一年之期了,但因为有了身孕,杨富不但为儿子多交了一年的钱,而且价钱从一百五直接提升到三百的事情丝毫没有犹豫,给的可痛快了。



用他的话说,现在他儿子有出息了,不差这一百两百的。



“师傅,车慢点,大肚子呢。”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杨虎握着梅子的手,看着梅子护着的肚子,眼中全是喜悦。



他要当爹了!



“架!”



随着一声呦呵,牛车开始上路了。



“梅子,你这样不累吧?”杨虎看梅子坐着,有些担心的问道。



“没事,这样还舒服点...”



没有怀过孕的人是很难理解大肚子的感受的,除了孕吐这些外人可以看到的反应外,大部分的孕妇还会因为大肚子难以和平日一样卧睡,甚至有的人只能坐靠着才会觉得舒服点。



“辛苦你了,梅子,我以后....”



杨虎本想说以后一定会对梅子好这样的话,但一想到等生了孩子,梅子就要离开自己,杨虎的眼中的光顿时黯淡了下来。



他现在虽然收入还不错,但也知道,梅子并不是钱能留下来的。



梅子真正的家,也有孩子呢。



自己总不能要梅子抛弃之前的孩子,和自己过吧。



杨虎的变化比梅子看在眼中,她伸手摸了摸杨虎那因为挖矿而粗糙的大手,安慰的说道“还有时间,别想了。”



是啊,别想了...一切都等孩子生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