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百三十九章 卢毓
“粮食问题可以通过海运解决,而且日后开发辽东等地,再修上铁路,粮食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马强想了想,敲定说道“就暂定蓟县为我大汉未来的都城,待长安重建之后,再迁都长安。”



马强说完,看向阎忠道“阎使君,这样算来,你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是否能在蓟县的基础上,修建出天子诸臣能暂居之所呢?”



阎忠心中算了算,然后说道“蓟县本不大,如要为未来的临时都城,工程不小,花费也不会小,一年的时间,即使有水泥,也很难建完。”



“皇宫无需太大,可以先建主殿和天子寝宫,其他的日后慢慢再说。”



“如一切从简,用水泥砖石,倒是可以。”



“那就这样定了!”马强挥手说道“建设皇宫的所需开支,可专报于大将军府。”



“诺!”



郭嘉等人退下,阎忠背着手还在思索如何建造蓟县的时候,郭嘉来到他身边说道“明公的意思,阎使君可明白了?”



阎忠皱眉,没有说话。



“如迎来朝廷,那么河北何人为主呢?如果朝廷在蓟县,大将军在广宗,河北又将以何人为主呢?”



阎忠眼睛一亮,笑道“如不是奉孝,忠倒是没想到这点。”



马强要是在这里,一定要喊冤,他可一点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啊。



不过郭嘉说的没错,朝廷到河北来,河北的官吏军民都将面临一个问题,他们的君主到底是谁。



在历史上,曹操后期逐渐把政治中心转移到邺城,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在许都,他永远是臣子,而在邺城,这个魏国的国都,他就是君主。



马强可不知道郭嘉等人的猜测,他在红星营好好的休息了两日后,又去找了一下虎姐一家,这一次因为路途太远,他没带白烟来,弄得虎姐都不想搭理他。



一路无话,马强一行人过了蓟县,来到了渔阳郡。



渔阳郡的张盛和卢宁早早的就等在了城外,马强看到卢宁还牵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不由讶道“宁姐,这是你儿子?长这么快的吗?”



卢宁拉着那孩子上前笑道“大将军误会了,这不是我家死鬼的儿子,是妾身的侄儿卢毓。”



“毓拜见大将军!”



马强看着这个少年,立刻想起了此人是谁。



这是卢植的幼子卢毓,历史上不仅仅辅佐了从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更是做为司马懿的亲密伙伴,一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族灭了曹爽,一直到司马师的年代才去世。



之所以马强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此人还涉及一个成语,叫做画饼充饥,说的是曹叡让他选才别只顾名声,曹叡认为名声如画地作饼,没多大用处,还是得看真才实学。



“啊,原来是卢公之子,你的两位兄长呢?”



卢宁叹道“他二兄已经在今年年初感染风寒去世了,长兄卢节前往徐州报信,到现在也没消息,我只好带他在身边照顾。”



卢植的次子死了?



马强回忆了一下,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自己当时好像还派人去慰问过,只是事情太多,印象不太深了。



毕竟只是卢植的儿子,又不是卢植。



而且也不知道是因为卢植还是因为什么,卢家两兄弟都没有在河北入仕,只是闭门读书,马强就更没印象了。



“英才早逝啊...卢毓,近日读的什么书?”



“《尚书》”



“嗯,卢公就是治《尚书》的,可能背诵?”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好!”



马强如今也算半个儒家学子,毕竟在这个时代吗,对很多儒学经典也算通读过了,卢毓背的正是《尚书·大禹谟》的经典名句,是传说圣人的心法。



卢植的幼子....又是历史上的范阳卢氏的真正的开创者...“可读过科学之书?”



卢毓摇头说道“儒学练心,科学练术,心不正,不敢学术。”



马强微微皱眉,但也没生气,毕竟这就一孩子,有啥好置气的。



马强对卢宁说道“宁姐,我看此子聪慧,只是学儒术学的有点傻了,刚好我身边少了个书童,不如让他到我这边来,我也好帮忙指点一下。”



卢宁带卢毓来见马强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卢毓的兄长卢节离开幽州一半是为了报丧,还有一半则是卢家在马强平定河北后,终于决定分头下注了。



卢节做为长子,去了更加危险的中原寻找未来可能可以和马强对抗的诸侯,而卢毓身为幼子,则留在河北,等待入仕的机会。



现在马强北巡,就是最好的机会。



卢毓乖巧的拱手表示愿意,虽然只是幼子,但毕竟是男丁,其身份可不是卢宁这样的女子能比的,这代表了卢氏对马强的态度正在转变。



“宁姐,张郡守,我来幽州主要是要去看滨海道的,就不在你们渔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