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百九十九章 蓟县之变(五)
“阎使君,不要再打了!”



边上的卢植看不下去,上前拉住阎忠然后说道“阎使君,快让下面住手吧,这些都是我大汉士子啊,教训一下便可,不能再杀了,否则天下必乱啊!”



阎忠喘着气,提了提裤子,然后后仰着身子,笑着对卢植说道“卢公,难道天下还没有大乱吗?



天下,不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才乱的吗?



而且这些人攻打皇宫,都不在是我大汉士子了,而是我大汉逆贼。



逆贼的下场,卢公你参加过黄巾之战,应该知道吧?”



黄巾之战?



卢植的脸色一下大变。



黄巾之战,为了震慑宵小,无论是皇甫嵩还是卢植,都将大量黄巾军进行坑杀。



广宗城外,到现在都时不时能发现当时的尸骨呢。



“昔日黄巾军为何能壮大,卢公应该也知道一二吧?



有的时候那些浮屠教说的也挺有道理的,这一啄一饮,岂非定数?”



卢植当然知道,即使之前不知道,在黄巾之战中发现的大量世家大族和黄巾军的书信,卢植也明白了其中大量隐情。



昔日太平道能发展的那么快,张角三兄弟有本事是其一,但那些军械、马匹、粮草,可都不是这些穷苦百姓能捐攒出来的,这里面各大世家,可都出了大力气的。



黄巾事发后,也的确和世家们之前预料的一样,党锢得解,地方大权和军权也大都回到了世家大族的手中。



而得到军权和地方政权的世家大族们,也立刻反过头将这些黄巾军杀得是人头乱滚,从而得到了大量军功。



当真是赢麻了。



难道,现在,是世家们还债的时候吗?



“我恨啊!恨不能杀贼!!”张喜怒视着阎忠,咬牙切齿的说着心中的怨恨。



“杀贼?下面可都是贼,你看看,呦,那不是原左冯翊宋翼吗?一把年纪了还凑这个热闹,你看,被长枪刺死了吧?哇,被刺到半空中还丢刀,啧,倒是硬气啊。



啊呀,那不是樊侍中吗?啧啧啧,脑袋都被砍下来了,不当侍中当反贼,张公卢公,你说他们都怎么想的?”



阎忠嬉笑的说着,然后一挥手,边上的林湖当即下令道“出宫!绞杀!!一个不留!!!”



卢植不忍再看,回身仰天长叹。



经此一役,昔日跟随刘协一同北迁的朝廷大臣,恐怕十去七八了。



他突然感觉自己真的好累。



士族不把自己当自己人,连起兵抢宫这样的事情也不和自己商议。



马子玉也不把自己当自己人,这么多的安排伏笔,自己这个尚书令却什么都不知道。



搞了半天,自己里外不是人。



也许宁妹说的对,这个朝廷自己是不应该待下去了,只要马子玉不伤害天子,不谋朝篡位,或者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谋朝篡位,未来大汉到底会如何,都随意吧



——张喜府



杨彪坐在张喜的书房中,等待着最后的消息。



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杨彪急忙走出来看,却见是赵温带着几人快步走来。



“杨公!不好,兵败了!快!衣带诏在何处?快找出来将其销毁!!”



什么?



杨彪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这一次起事,各大世家几乎用尽了在幽州的力量,现在兵败,岂不是代表朝廷上的世家一派要全军覆没??



“杨公,衣带诏在何处啊?”



对!衣带诏!衣带诏!!



衣带诏不仅仅是天子涉及此事的证明,上面更是写满了无数参与此事的人的名单。



要是事成,这就是大家分功的凭证。



现在事败,这就是要所有人命的罪证了!



因为此物极为重要,张喜入宫也不敢带着,故而让守在府内的杨彪保管。



“我锁在匣内了,快和我来!”



杨彪带着赵温进入书房,然后把匣子拿出,刚要打开,却见赵温一手将匣子抢过。



“啊呀,有锁,让我来开!”杨彪还以为赵温是急的毁掉衣带诏,急忙说道。



“哈哈哈!史将军,我拿到了!我拿到衣带诏了!!”赵温不理杨彪,一边对门跑一边大声喊道,书房门砰的一声被打开,刚刚打扮成仆人的史阿走了进来,接过赵温递过来的宝匣,看着杨彪笑道“临晋侯,你可知罪!”



杨彪面色铁青的看着史阿和脸上毫无愧疚,甚至还有那么一些得意的赵温。



“赵温,你你这个叛徒!你这个奸贼!你世食汉禄,你这样做对得起你的列祖列宗和你那死去的兄长吗?”



“临晋侯,都到这个时候了,你怎么还说着这种外行话?”赵温笑着抚须说道“你和张喜、淳于嘉见大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