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七十四章 高顺再现
——蓟县



正在准备殿试的马强看到以第七军团军团长徐晃、参谋长荀攸联名发来的电报内容时,脸刷的一下就黑了。



这徐公明不是以善守著称吗?怎么一出招就是奇兵突袭的路子?



不用说,这肯定是荀公达想出来的鬼主意



马强将刚刚拟好的殿试题目放到箱中锁好,这才离开去找郭嘉。



大战一起,各种琐事让郭嘉这个总参谋长连找女人的心都没有了,累的连狗都直摇头。



看到马强进来,郭嘉立刻叫苦道“明公,你什么时候给我配一个副参谋长吧,否则明年你就得喊悲乎奉孝了~~”



“呸呸呸,有这样说自己的吗?



你再忍忍,等文和忙完改制的那些事,我就叫他来帮你谁叫我们战线这么长呢,公达得坐镇西北,段英得坐镇青州,哎,还是缺人才啊



这次殿试后我看能不能找到几个军谋之才,你帮我培养培养。



好了,不说这些了,这份电报你看过了吧?这徐公明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个营长?居然要自己带兵去当奇兵?”



郭嘉不用看就知道马强说的是哪一件事,他一边用折扇给自己敲打肩膀一边说道“这主意应该是荀公达想出来的,的确是一个好招,用的好,可以让洛阳之战多两分胜算。



但就像明公你说的,此战风险很大,如果洛阳不能下,河内兵马又无法渡河,这一支奇兵很可能在夏侯渊的回攻下全军覆没,因此必须要有一位能征善战而且颇得军心的大将之才率领才能成功。



第七军团中,有这样本事的,也只有徐公明和皇甫老将军了”



马强自然不会选皇甫嵩,让皇甫嵩去还不如让徐晃去呢。



看着马强一脸为难的样子,郭嘉又笑道“其实还有一人,在长安闲赋,如能启用他,必能成功!”



“谁?”



“昔日吕布麾下大将——高顺!”



高顺?



要不是郭嘉说起此人,马强还真的差点把这人忘记了。



高顺昔日随着魏越逃到河南,在荥阳养病,后来魏越投降曹操,他推病不出,曹操也就作罢不再管他。



后来高顺又因魏越调防黾池,来到弘农,后找了个机会西逃,魏越也知道高顺是放不下和曹操的仇恨,因此没追,反而还为大开方便之门,否则就他一个腿疾之人,哪里那么好逃。



此时的高顺正在长安等待吕玲绮的回信,用他的话说,如果不是他们这些部下无能,温侯岂会阵亡,如果吕绮玲不原谅他,他也就不去河北,准备找个地方隐居了。



高顺



这个人倒是很合适。



能打仗,虽然不是对自己忠心,但吕绮玲在自己这,也就不用担心忠诚问题。



而且高顺率领的步兵,可谓一绝,虽然说陷阵营已经没了,高顺也没在河北军待过一天,但马强的近代化军队和这个年代的军队相比,最不怕的就是临阵换将!



马强的军队,和曹操等人不同,下面可没那么多私人部曲。



“好,如果高顺愿意去,就让他当这支兵马的主将!”



“另外嘉在想,荀公达如此用兵,必然是觉得洛阳城中会有智谋之士看出我军意图,若是如此,高顺虽能征善战,智谋却有些不足,应该再配一个谋士。



冯翊郡有一人,名为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此人出身寒门,家中殷富,举秀才出身,治理地方颇有成绩,钟繇和他面谈过,说他不仅仅善于治政,更善于军谋,推荐信都写到嘉这来了。



我让人送了几个问题给他,虽因为没有真的领兵,有些赵括之言,但当个参谋,还是合格的。”



张既?



马强隐隐约约感觉记得这个名字,虽不记得到底有什么功绩,但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字,必然不简单。



“好,我立刻发电给长安,委任高顺为第七军团第十六军副军长,大校军衔,加封陷阵校尉,待立功后再行封赏。



另委任张既为第七军团军团参谋!



不过高顺愿不愿意,还得看他,这事逼迫不得啊”



“明公放心,高顺一定会答应的。”郭嘉信心满满的说道。



——长安



“高顺?张既?”



徐晃眨了眨自己的眼睛,他本以为要么是同意,要么是训斥,怎么也没想到大将军府发来的军令居然是空降指挥官,让这二人领兵奇袭洛阳。



高顺的名字徐晃自然是知道的,能力和资历都合格,只是听说有腿疾,这如何能翻山越岭呢?



“既然军委已经做出决定,我们就执行吧,我立刻派人去招张既,只是高将军那边,还需要公明你走一趟了。”



“好吧,如果高将军真的愿意出山,倒是为我第七军团添了一员虎将。”



此时的高顺虽然没有军职,但之前吕布给他请了中郎将的职位,故而可以称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