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三国名将的军校生活(五)
所有人都看向刘备,刘备拱手问道“此事也是备心中一直疑惑的地方,还请郑公教我!”



“因为人心!”



郑玄直接说道“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个人和,也就是人心。



为什么这些军士会那么快改变立场,拥护朝廷,拥护大将军?



那是因为大将军的清田分地令让他们看到了巨大的利益!让他们将自己的心交给了朝廷,交给了大将军!



那为什么会如此呢?



我们就先围绕着清田分地,讨论一下我们大汉为什么要清田分地,为什么清田分地那么被各地士族豪强反对又被百姓支持”



郑玄说着,开始了讲课。



刘备等人一开始还觉得这社会科学和自己没啥关系,但听着听着,就发现这里面门道太多了。



原来社会是这样运转的。



原来这个世界的真相是这样。



原来我们之前打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豪强大族的田地。



原来河北军的军士那么拼命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战斗是在保护着谁,是在保护着什么。



想想也是,一边是拿钱打仗,一边是为了保护分到的田地和依靠这些田地生存的家人打仗,这战斗意志能一样嘛。



怪不得天下士族豪强都不喜欢大将军马子玉,马子玉一样能如此快速的发展。



怪不得大将军要搞科举制,原来科举制对是士族豪强的官位垄断的威胁这么大



怪不得



原来如此



整个课上,所有人的脑海里浮现最高的两个词就是这两个词。



从未有人将大汉的社会危机说的如此浅白易懂,也从未有人将未来的方向指的如此清楚。



不愧是郑公啊!



听着听着,刘备等人看郑玄的眼神都快冒出光了。



郑公之才,可比昔日姜子牙啊!



铛铛铛~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郑玄放下了粉笔,然后对下面众人说道“今天的课就说到这里。



关于历代田制变化和其背后的社会、工具发展关系待下节课继续说。”



“谢郑公!”



刘备等人恭恭敬敬的对郑玄施了一礼。



郑玄拿起书正准备走,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回头说道“对了,刚刚我说的那些,其实都是大将军教我的。”



????



大将军教郑公???



就那个一本经典也背不出来的大将军?



“兄长,大将军当真对天下看的如此透彻吗?”



听着关羽的疑惑,刘备也只能以摇头沉默应对。



第二节课是数术。



上课的是一个年轻人,叫陈省,据说是来自数术研究所的。



“第一节课,我们不教什么,我们考试。



现在我发卷子。



大家能答出东西就答东西。



另外,此次考试将计算学分!”



一开场就考试?



还考数术??



这可让不少人脑袋都大了。



张飞这样的在红星营上过课的还好,像关羽这样的,看着满纸的数学题,只觉得自己手中的笔比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还要重上数十倍。



“大家好好答题,不要交头接耳,数术成绩的好坏将决定你们是否能学习火器课程,都好好做!”



关羽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张飞,以及扳指头算的刘备,突然有点想哭。



大哥三弟



你们要丢下云长了吗?



——地理



“整个天下就是像这样的一个球体,而我们大汉,则是位于此处!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西边是西域,由于这里地处整个大陆的最中间,水汽不足,因此较为荒芜,但再往西,就会出现一片和大汉一样肥沃的土地”



???



刘备等人看着巨大的世界地图,只觉得整个三观都快震塌了。



天下这么大的吗?



还有,海对面那嘎达,不是说倭国,是说倭国对面的那比大汉还大的地方,是谁去过吗?



你们广宗军校该不会是拿着《山海经》在教我们吧?



——物理



“所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船夫用竹篙钩岸上的木桩,木桩能反过来拽着船靠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