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误会
“甘始出这样的题目,意欲何为?”宋忠低声向庞德公等人问道。



他儒学学问是好的,但急智什么的就差了一些。



“他这是在筛选。”司马徽看的深远,低声回道。



“筛选?”



“筛选可能支持改制变法的人”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考试时间结束了。



庞德公看向下面这些学子的脸,发现有的面色凝重,有的面带不解,有的面带有所得,反正极少有之前那种对河北不屑、敌意的脸了。



“甘始让我们的学子做题,其实就是让我们的学子代入到朝廷的角色中去思考一些问题,并且诱导他们做出和河北朝廷一样的决策。



例如最后一题的农策问,土地、器具、劳力,其实这都是河北朝廷正在做的事情。



土地上他们清田分地,让农夫有了自己的耕地。



器具上他们通过朝廷掌控的钢铁作坊大量打造廉价的农具,然后提供低息贷款,让农夫可以得到廉价的铁质农具。



劳力上他们鼓励生育,不但大量建设医院,鼓励生育,据说马子玉还想彻底取消口赋”



蒯良听司马徽说完,瞳孔不由一缩。



这小小题目中,居然有这么多玄机?



这甘始果然是个妖道啊!



“诸公,我看诸位学子也都累了,今日就到这吧。”甘始等收完卷子后说道。



“好吾等准备了点酒菜,还请道长品鉴。”



——



“孔明,那个什么盗贼的题,你写的是多少啊?”



等甘始等人一走,这些鹿门学子就开始讨论起刚刚的题目来了,那场景,和后世考完试的学生没什么两样。



做为优等生的诸葛亮,自然是被围了一圈。



“那个啊,自己拿九百九十七钱,然后一钱给第三人,两钱给第四人就行了,如果他们都是足够理智的,那么就会明白,只有这样选,他们才能既有钱拿,又能活下去。”诸葛亮笑着解答道。



一群人思索了一番,然后拍案叫绝。



“妙哉!妙哉!此案看似公平,结果却是如此不公平,当真是妙哉!”



诸葛亮点头道“这大概就是河北出此题的目的吧。



一些政策看似良策,但往往会因为话语权的缘故,最后变成恶政。”



“那清田分地是否也是恶政?”这时有人问道。



“当然是恶政!那些田地都是我们家族百年经营所得,凭什么要被分?”



“是啊!他马子玉自己没田,就分别人的田,他不是有很多买卖么,为什么不也分给天下人?”



“说的有理,他要分我们的田,就先把他的那些作坊也分我们一份!”



诸葛亮听着这些荆州士子的议论,笑而不语,起身离去。



庞统看到诸葛亮往外走,跟上去问道“孔明,怎么急的回去?”



诸葛亮回头看了一眼那些还在抨击河北政策的人说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



和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庞统抓了抓脑袋说道“这些人家里都是田连阡陌的,要分田自然是不愿意的。”



诸葛亮叹了口气,点头表示理解。



“他们不愿意,那些军士、农夫也不愿意吗?



有些事情,哪里是他们愿不愿意就能改变的



士元,我想出去走走了。”



“你想去河北?”



诸葛亮仰望星空,说道“我想看看,河北之策到底能不能救这个大汉。”



“可马子玉是乱臣贼子啊”



“这也是我想去看看的元直能被马子玉说服,不但帮助河北,还卧底曹孟德身边,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徐庶的事情在鹿门已经成为了禁忌,除了诸葛亮等人私下还会偶尔提起,就仿佛鹿门从未出现过这个人一样。



庞统纠结了一会,最后拍着胸口说道“你要是去河北,我也陪你去吧!”



“你也去?庞德公恐怕不会放你走吧?”诸葛亮笑道。



“那我们就不说去河北好了~”



庞统别的没有,歪主意管够。



“我们就说去益州,我想叔父肯定希望我们躲一躲那个甘始。”



“说去益州?”



诸葛亮眼睛眯了一下,点头道“也好,如果马子玉并非良人,益州就是唯一的机会了。”



“啥机会?”



“没什么我们回去再商议一下这个事情吧。”



回到小屋中,当诸葛亮和庞统对陆议、石韬、孟建等人说出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