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张松
张氏也是益州大族,张肃对马强的清田分地以及科举制度从心里是厌恶的,但形势比人强,又能如何呢?



张松听了白日的事情,心中不由对刘璋更加鄙夷起来。



这等庸主,坐拥天府之国却只想安逸,进不能扩土,退不能守成,以他为主,岂不是耽误我益州豪杰?



张松回到屋内,看着挂在架子上的吏服,不由越想越气。



他自觉自己的才学在益州属于顶尖之列,但却因为年轻不得重用,心中时常有怀才不遇之心。



每到这时,他都觉得河北的科举制是个绝妙的办法。



为何要论资排辈呢?



为何要看人的门第呢?



大家有什么本事,拿出来一起比比嘛!



这益州他刘璋卖得,我张松难道就卖不得?



想到这里,张松决定也要到河北走一趟。



他要亲眼看看那马子玉是什么样的人,改制变法后的大汉又将走向何方。



想到就做,他立刻回头找到张肃,要求配同出使。



当然,张松的借口是担心张肃一人在河北有危险,兄弟二人可以互相照应。



张肃也担心张松在成都惹祸,便答应了下来,反正张松不过一郡吏,他去打声招呼就行,而且这一行还可以为张松的日后升迁积累资历。



另外一边,刘璋在屋内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他脑海中不断浮现白天的事情,心中也不知自己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



他的翻来覆去,让睡在他身边的夫人觉得奇怪,不由问了起来。



刘璋将心中的困惑说出,叹道“父亲将益州交给我,如果真的要献给他人,我心中也是有些不舍的。”



“夫君既然疑惑,何不求教张南和?”



张南和?



刘璋呼啦一声坐起来,拍着大腿说“我怎么把他忘记了?”



这张南和名叫张裕,是蜀郡有名的图谶学者,能以天象变化附会人事,预言吉凶,无有不中。



刘璋也不睡了,连夜派人去请张裕到府中问话。



没一会儿,张裕就来了,看到张裕来的这么快,刘璋惊讶的问道“先生为何来的这么快?”



“裕今日心血来潮,算了一卦,知道使君要唤我,故而一直在府外等候。”



刘璋更加觉得自己问对人了,便把自己心中的忧虑说了出来。



张裕笑道“我这几日夜观天象,见有星孛于鹑尾,鹑尾属荆州,此乃主荆州易主之象。



如果所料不差,今年之内,刘景升必死!”



“什么?当真?”



张裕笑而不答。



刘表都要死了,那荆州必然是要归马子玉的,到时候就自己一个益州了,还打个屁啊。



投了投了!



想到这里,刘璋又忍不住问道“汉祚如何?”



张裕皱眉摇头说道“昔日我和仲直推演过,汉祚本应将尽,却又有浴火之像,实为不解啊。”



什么意思?



汉祚还能延续?



可自己都准备投了,天下也就归马子玉了啊...



难道说...这马子玉还真的是霍光?



刘璋有些不敢相信,反正他要是手握大汉九州,肯定是想给自己升职的。



刘璋得了张裕的话,心中安稳了下来,对出使河北的事也更加坚决了。



次日张肃早早就出门了,送给马强的礼物以及进贡的贡品他都要一一过目,这些都不可马虎。



张松则去找了自己的两个好友。



这二人都不是益州人,乃司州扶风郿县人士,一人姓法名正,字孝直,乃名士法真之孙;



另一人姓孟名达,字子敬,其父孟佗资产饶赡,但为了贿赂十常侍而使得家业衰败,家产倾空,后张让等人问其有何所求,孟佗便说只要十常侍见到他愿意拜他一下,张让等人便同意了,后来孟佗来找十常侍,十常侍主动出来拜见,其他人见状都觉得孟佗和十常侍关系匪浅,纷纷献上财物以求孟佗相助,孟佗转手又将这些财物送给十常侍,更将极为珍贵的葡萄酒送出,张让等人大喜,便联手将孟佗送上了凉州刺史的位置。



后来有诗曰: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斛得凉州。



孟达有这样的父亲做榜样,自己也养成了恃才好术的性格,法正和张松则皆是恩怨分明、睚眦必报的性格,三人倒是趣味相投,十分处得来,又都觉得怀才不遇,不得明主,时常一同喝酒论事,亲密如同兄弟。



“子乔你要去河北见马子玉了?”



“是啊,也不知马子玉到底如何,可否识真才。”



法正和孟达都对张松祝福了起来,希望张松此次能出使顺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