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活了一万四千年的男人
罗仲常是微博有用四百多万粉丝的大v,他是职业影评人,基本上只要新片一出,都会到电影院感受,边看边写,然后与粉丝分享。



因为不收钱,优点缺点毫不保留,口味也和大众一样,颇有点明灯的意思,不少网友都是根据他的推荐来选择电影。



他今天应邀前来,主要是之前在微博吹了一波秦小宝的《调音师》,并对于他的新片表示期待。



只是看完预告之后,也和所有人相同,有些莫名其妙。



所以,在出发前来时,先发了条微博,大概意思是心里有些忐忑,希望不会让自己失望。



看了五分钟,笔记本上写的不多。



“老戏骨果然是老戏骨,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色,而且学者气息很浓,大学的体验有了效果,秦导拍摄水平很高,镜头简洁明了,五分钟的剧情,交代了众人来此的目的。



角色本名出演,挺有意思的,显然,张国荣的离开需要打个问号,这是个引子,而且,我总觉得前期不止透露出这么一点信息,前头的那副画,国外的弓箭,似乎都有什么意义。



我现在很期待,到底什么时候开始高能!”



剧情继续。



“对不住,今天收拾东西,家里乱糟糟的,也没什么可以招待大家的,不过...”张国荣举起食指:“稍等一下。”



他去到了隔壁房间? 拿出了个盒子:“我有这个。”



“哈哈哈哈!”廖启智大笑着迎了过去? 小心地拿到手里:“这是dom. romane nti吧,我的天? 你真够意思? 花了不少钱吧。”



他直接选择打开,周遭的几人找出了纸杯。



这里要提一嘴? 在原电影里,主角拿出的是一瓶绿牌15年的纯麦威士忌? 考虑到后续剧情的发展? 以及国内观众对酒的认知,其实拍了两个版本。



第一个就是在国内上映的,用的红酒,另外一个则还是威士忌? 送去柏林的也是第二个版本。



不只是这里? 还有几个点也是如此,这也是为啥说计划半个月就能拍完的电影,推迟了一周的时间。



至于为什么不用白酒,着实有点不合适。



一人一个纸杯,倒上了酒。



廖启智有些惋惜:“这么好的酒得醒一醒的呀? 不过无所谓了,都举杯吧。”



“我们尊敬的朋友即将远行? ”姜皓文说着祝酒词:“希望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幸福!”



“快乐!”



“干杯!”



“果然是好酒。”



“这一口下去几十块钱吧。”



众人满意地在客厅里? 找到各自的位置。



刘德华抱着双臂:“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找点有趣的事?”



“说说这个怎么样?”姜皓文从行李里找出个灰白的石头? 有点像陀螺? 表面有些凹凸不平。



“那是什么?”边上的孙俪抬头问道。



“这是个鹦鹉喙的錾(zan)刀? ”姜皓文单手在把玩着:“从手法上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可能是前马格德林时期的。”



“我能看看么?”刘德华伸出手。



镜头扫过张国荣,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并没有说什么。



刘德华接过石块,戴上眼镜观察了几秒:“是的,没错!”



坐在小板凳上的女学生张燕开口问道:“什么是錾刀?”



刘德华侃侃而谈:“錾刀是一种石器,用来在木头,骨头,特别是鹿角上挖槽,用来制作矛和鱼叉,马格德林人并没有使用石器的记载,”作为历史学家,他非常专业:“所以这是个很重要的标本。”



“好吧,”廖启智又给自己倒了杯红酒:“马格德林又是什么?”



观众就觉得看的挺舒服,心里刚想着卧槽,錾刀?那是个什么玩意,立刻就有人做出解答,而且一点也不生硬,得到解释后,配角又帮着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无缝连接。



“挽起的克鲁玛奴人,”姜皓文解释道:“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旧石器时代最后的文明,国荣,你从哪弄来的这东西?”



张国荣拿着纸杯笑了笑:“地摊,不管你信不信,只花了五块钱。”



“你太走运了,我也要去淘一淘。”刘德华很是羡慕,其他人也笑了。



确实,再坐的全都是高学历教授,可罗兰,廖启智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玩意儿,说句难听点,在他们看来,就是块破石头,放在眼前,也会无视。



谁能想到居然能和马什么?名字如此拗口的石器时代搭上关系。



对于时期时代的物品,屋里的几人都有兴趣,传递着观看。



张国荣看了看:“你们这样...我很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