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七十一章 导演系的作业
在四月下旬,导演系九人中除了秦小宝之外,接到了作业,十分钟人物短片。



给的时间是半个月,五一回来上交。



秦小宝非但不在此列,他成为了陈教授的副手,平时负责给同学们做指导,顺便还是评分老师之一。



没有人觉得不妥,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



都在拍几亿投资的电影,再来做大二的作业,那就太形式化了,要传出去,估计会被嘲笑。



秦小宝在新的学期虽然做不到每天都来上课,但相比之前,出勤率高的不要太多,两天上一课还是没啥问题,相比于其他学校的一些镀金明星,算是不错了。



接到了陈教授给的任务后,他挺认真的。



对于同学们来说,视线还是有些狭隘了,在接到作业的第一反应,八个人里半数想拍的是秦小宝,剩余的则是把目光投向了学长或者其他戏的同学。



咋说呢,选择没有问题,但如此一来,就和小学的作文一般,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老师。



没啥特点不说,找的都是身边熟悉的人,也没有走出舒适圈。



秦小宝和同学们聊了几次,给出的建议是走出校园,清洁工,蓝朋友,警察,保险从业人员,打工仔,公交车司机



这些人物对于许多人来说,看着挺熟悉,其实却非常陌生。



你只知道有这些个职业,但他们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是否喜爱自己的工作,为什么要从事,都是问号。



在闲聊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同学们是有类似的想法,但是有些怂。



不太愿意主动去和陌生人接触,怕被拒绝。



导演,是个需要丰富知识沉淀的职业。



在未来,三教九流都会成为镜头下的素材,人嘛,终归是要走出去的。



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推动下,八个同学,选择了八个完全不同职业的普通人。



秦小宝没有过多干预拍摄计划。



导演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能太容易就被说动,你想挖掘哪个点,想走什么路线看着办。



他们的作业不是数学题,更像是阅读理解,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言。



你要么更感人,要么更有趣,要么有启发,总之,有属于作品的特色。



八个同学的拍摄过程秦小宝都有到现场,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一塌糊涂。



例如董晓涛,上回拍摄微电影的主导演,他和其他人一样,在拍摄之前在网上进行了调查,我要拍摄什么内容,几点几分做什么事,做好了完整的计划。



他选的是蓝朋友,消防队员。



从拍摄第一天,就遇到了问题,真正认识到了什么叫计划赶不上变化。



首先,别说采访,他连大门都进不去,虽然拿出了学生证,和哨兵说明了来意,可根本不让进。



找了许多人,托了许多关系,终于通过了申请。



可麻烦还没有结束,战士们有些羞涩,第一个人拒绝之后,后边其他蓝朋友也不太愿意出镜。



他又继续开始了一个个劝说的过程。



尴尬的是,蓝朋友在见到过来查看情况的秦小宝,都非常高兴,以为是他要拍摄,结果拒绝的都答应下来。



让董晓涛很受打击,一切的计划还没等实施,就要有破产的预兆。



秦小宝没有去说什么安慰的话,让他自己去适应,去解决。



这点在娱乐圈不要太常见,弱肉强食嘛。



有实力,人气高的,就是更容易获得工作的机会。



其实不仅是娱乐圈,日常生活工作中也是如此。



得让同学们自己去体会其中的不易,早点打消对社会的美好幻想,有挫折并不一定是坏事。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连大红大紫的演员都会过气,更别提还在学校里的大学生们。



终于,有位小哥哥被董晓涛的诚意所感动,又或许只是被中队长强行下达了任务,答应了拍摄工作。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因为准备不足,董晓涛跟不上节奏,根本搭不上车,更别提拍摄了。



消防战士的繁忙程度远出乎他的意料,特别是在魔都,一天多的时候,要出十几次警。



经常饭碗才端起来,警铃响了,摄影机才假设好,警铃响了,正在洗澡,警铃响了



拍了五天,基本没啥实质性的内容。



不过董晓涛是个聪明人,他原本的计划是通过战士的嘴,亲自诉说工作的艰辛和感受,但和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改变了计划。



作业的要求是人物,没有说一定要一个人,一群人好像也没有。



于是,他不再盯着那位战士,而是拿着摄影机在消防队里到处走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