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做神的事!
这一场冲锋战役,虽然在历史上并不是一场特别大的战役,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场战役双方投放的总人数,只能用局面性冲突来算。



但是这场战役的意义注定是非凡的。



这是开创了魏国主动与他国宣战的新篇章。



从今以后,魏国不再是一个被动防守的国家。



后世很多史学家都称此战是魏国走向称王称霸道路中的开端。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白起领重甲骑兵、装甲兵。



岳飞领长枪兵、弓弩兵。



而霍去病所领导的则全部都是轻骑。



五类兵种,分三人指挥,但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是值得令人惊讶的。



互相之间,取长补短,默契至极。



记住网址m.miaoshuwu.cc



摆在他们面前的敌人,将是五万晋军的优良部队。



但是他们无惧!



因为自皇帝陛下拒敌于国门之外开始,魏国的军队,就尤以少胜多闻名于世!



魏国的铁蹄,从不惧怕前方的敌人有多少。



他们的这次行动,打了一个晋军措手不及。



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人居然突然调集大军,向己方发起总攻的冲锋号角,这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他们总以为,前几日的事件,不论是理占谁哪里,无非是花点银子的事情而已。



然而现在,他们才知道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设想与态度大错特错了!



或许,魏军从一开始就本着这个打算!



他们怎么敢如此!



竟然向自己发起冲锋!



我们可是晋军啊!



强悍的晋国何时受到过这种挑衅?!



战役的一开始,因为晋国始料未及的原因,致使他们的布防阵型大乱,霍去病等人一鼓作气,配合有利阵型,将晋军彻底击散。



晋军五万兵马的大统领从来没有参与和魏国的战争中,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有些轻视魏国。



他认为,先前两场大的战役,都是因为魏国侥幸获胜而已,不然凭借魏国弱小的实力,何以能够击败晋国的大军?



但是现在看来,他的这个想法是愚蠢的。



在魏军将自己麾下的部队击散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败局已定了。



既然回天乏力,那就得跑路!



继续死战下去,才是不明智的选择。



于是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丢盔卸甲的跑路了。



此战,魏军大获全胜,歼敌两万有余。



其余晋军,全部跑路了。



跟着他们的主帅就那样跑了。



他们三人并没有继续追击那些溃逃的敌军,因为此役的关键,从来就不是要歼敌多少,只要胜了就好。



胜利了,这场战役才会对魏国有益。



他们将胜利的消息告诉了陈庆之。



他得知以后,心情愉悦,马上派人八百里加急,就将这场胜利的消息传到了京城。



但凡是心里有点儿格局的人,都明白这场战役的不凡,毕竟这是魏国首次对外主动挑起的战役,这代表着,曾经国家遭受欺凌弱小的一幕,已经彻彻底底成为了过去,并且是一去不复返。



陈庆之心中很庆幸,自己能够得遇明主。



如果魏国没有遇到赵长青这位帝王,那么今时今日的魏国,很可能还会和曾经一样,遇到强国的欺压,不知奋起反抗。



但是幸好,现在魏国的帝王是赵长青。



魏国的历代帝王,谁能够如他一般,主动向强国挑起战争?



没有,从来没有一位帝王如陛下这般有魄力和霸气。



三人胜利之后,收整完战利品,便急忙赶来见陈庆之。



先是听其说道:“晋军此番大败,一定会和曾经做法一样,边打边和,一面向我们发起进攻,想要找回这个理子,一边向朝廷讲和,相信只要是今天的战报传到京城,陛下他会有应对的手段的。



对于我们来讲,接下来就是要迎接他们的反扑。你们在城外布置的军队,不能及时留在那里了,守城为先,以逸待劳,仍由他们攻来。”



霍去病点了点头,道:“元帅说的有道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以防守为主,晋军的反扑,必然是猛烈的。”



几人闲谈片刻,便去安排接下来的守城事议了。



等这个捷报传到京城之后,已经是两三天之后的事情了。



赵长青看过捷报之后,召来诸葛亮与曹参二人一同商议。



诸葛亮针对此事,率先发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