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英魂殿
太初七年十一月初旬。



天下间终于陷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赵长青率领诸位将士回京,包括陈、萧二人。



为以防万一,他将大军全部留在了晋国疆域,只带了一万将士回京归朝。



不管怎么样,在晋国接二连三发生的大战,已经让大魏损失了六郡,合一州之地。



这损失不可谓不大。



但是好在,曾经楚国的疆域,现在已经彻底属于了大魏。



维持了两年的大战,已经让魏国成了这方土地上最为庞大的国家了,幅员辽阔当世第一。



总得来讲,魏国在此战中赚足了利益。



魏国洛阳城里的百姓今日得知皇帝将要班师回朝,他们一个个的都很激动。



因为正是今时今日的皇帝陛下,让魏国子民这四个字,成了全天下的通行令牌,以一国敌六国,还获得这么多的利益,自有史以来,也就秦始皇达到这种程度了吧?



一秒记住https://m.miaoshuwu.cc



他们这些魏国的老百姓们,发自内心的前往京城外的官道上欢迎皇帝陛下。



出乎意料的是,洛阳城中的官员将士们,并没有阻止百姓的这次自发行为。



搁在以往,是要阻止的。



毕竟,他们都怕老百姓的队伍中会隐藏着什么杀手之类的人。



这也是赵长青授意的一件事情,普天之下,除了那个神秘势力中的高手,谁还能在这个时候将他刺杀?



换句话说,除非是天人境界的高手,否则刺杀赵长青比登天还难。



百姓站在官道两旁,有官兵维持现场秩序,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乱子。



只是赵长青的龙辇在官道上停留了片刻。



他在看这些热爱自己的子民。



有时候他真的不懂,自己已经在朝政上尽可能的昏庸了,为什么这些老百姓们,还是如此的拥护自己呢?



他想不通。



其实是因为,他将魏国百姓们的民族尊严提升上去了。



和他一起坐在龙辇里的,是诸葛亮。



赵长青看着龙辇外欢呼的百姓们,和诸葛亮说了一句话,道:“你看这些朴实的百姓们,嘴脸是不是比朝堂上一些大臣的嘴脸要好看多了?”



赵长青平日里见的都是一些阿谀奉承的面孔,看到百姓们如此真实而又发自内心的一面,顿时感到唏嘘不已,有感而发而已。



但是在诸葛亮心里,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



他抿了抿嘴,说道:“陛下仁义爱国,百姓爱戴实属正常。朝中大臣大多畏惧陛下龙威,也实属正常。”



赵长青‘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这次晋国之战,诸葛亮当属头功。



定计救陈、萧二人这段事情,也必将成为一段佳话,在魏国的土地上代代相传下去。



回到京城皇宫后,赵长青在承德殿召集文武百官。



他没去休息,如此召集群臣,是有事要说。



文武百官只听皇帝陛下说道:“朕打算在京城里建造两所宫殿,取名为‘文英殿’与‘武魂殿’,只要是为国捐躯的大臣们,都可以入享两殿,供后世人世世代代上香敬拜。”



文武百官们对这条旨令没有反对。



两殿该建,让为国捐躯的忠魂有个栖身之所,理应如此。



赵长青见群臣们没有疑虑,便是继续说道:“这文英殿,第一牌位供奉李子渊,至于武魂殿,第一牌位供奉曹老国公,各位可有意见?”



此言一出,群臣们顿时议论纷纷。



各有各的说辞。



听陛下这意思,是要按照去世的时间顺序供奉在两殿。



武魂殿曹老国公,大家都没什么争议。



毕竟曹老国公他老人家在死前还定计大破楚军,为后来的占领晋国,平灭楚国做足了铺垫,供在第一位牌位,理所应当。



可这文英殿第一牌位供奉李子渊,就让人感觉值得议论了。



两殿自今朝建立,按照陛下的意思来讲,也是需要今朝的文臣武将在死后才能配享两殿,享受大魏香火,但是这李子渊…



作为一代名相,李子渊确实有青史留名的资本。



但不过就是功在当代罢了,岂可换到现在占据文英殿第一牌位?



这有些说不过去了。



但是一时之间,赵长青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人选,能够配享文英殿第一牌位。



大家争执过来争执过去,也没讨论出来一个最终人选。



还是赵长青拍板决定,就将‘李子渊’供奉在文英殿。



这也是为什么李子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