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四十九章:春闱科举
太初八年二月九日。



魏国会试科举第一场,在这一天如期举行。



学子们怀揣着赤诚报国之心,步入考场。



诸葛亮亲自监督考场。



作为一位丞相,监考科举,实属大材小用。



因为往年的科举,基本上都是吏部与礼部共同监考,或者是皇帝亲自任命大臣监考。



而这一次,诸葛亮却是主动请缨监考科场,可想而知,朝廷对于这一次的春闱科举,该是有多么重视了。



对于魏国来讲,国家最近很缺人才,为了人才的各项选拔,可谓呕心沥血了,不仅将考试的难度降低,还提供了学子考生们很大的便利,比如,不在讲究书法字体如何等等,当然了,若是书写的字体好看,肯定也是一份加分项,但字体不好看,绝不会成为减分项了。



话又说回来,一个国家不能因为急缺人才,就什么人都用了。



这便需要到了诸葛亮监考起到作用的时刻了。



借此,也是要看看,各位考生的人品如何。



首发网址https://m.miaoshuwu.cc



大魏现在对人才的启用,一向是以四字为标准,叫做‘唯才是举’,不过,有才无德,也是不可担当大用的。



有才之人,德行俱佳者,优先考虑录用。



赵长青之所以同意诸葛亮的请缨,完全就是因为在系统里召唤的秦桧等人,也会来参加此次科举,届时可让诸葛亮重点提拔这几人。



会试分三场举行,都在二月份完结。



到了三月初旬,就要给出一个会试的成绩了。



诸葛亮不光是起到监考的作用,考生的答卷,他也会一一过目。



令他出乎意料的是,会试的考试,陛下居然也要过目。



诸葛亮暂时定出来了前四名。



分别是赵长青从系统里召唤出来的四位贪官污吏,严嵩、蔡京、石崇和秦桧。



这四个人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存在,居然能够在诸葛亮严苛审卷的前提下,与魏国境内的读书人一较高下之余,还能纷纷力挺进前四。



不得不说,这一点可真是不容易。



赵长青故作高深的看了看四人的答卷,向诸葛亮说道:“四月份的殿试,就让这四个人来吧,其余的会试考试,中进士者,皆有吏部选用人才,发向三州九道之地。”



诸葛亮闻声一愣。



这不符合章程。



这样一来,就没有二甲三甲的区分了。



天下士子会觉得有失公允吧?



诸葛亮将心底的疑惑说了起来,赵长青觉得很有道理,但依旧还是一意孤行道:“就这么办了,让天下士子都看看此四人答卷,他们会心悦诚服的。”



诸葛亮不在说话了。



显然是默许了陛下的意思。



非常时期,需要采用非常手段。



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如果在这种关键性的时刻,还要分什么二甲三甲,那么这场春闱科举在最一开始就决定要为朝廷选拔人才的用意上,就有了明显的出入。



在急用人才的前提下,这样一来的话,会试中选的士子,不光会感激陛下这般用意,也会赞同。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要让士子们对这四人的答卷心悦诚服即可。



诸葛亮想明白其中关键之后,便是立即着手去办了。



四人初听消息,唯感大吃一惊。



没想到,自己在会试当中的超水平发挥,居然成了殿试前四等。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按照皇帝的意思来说,一甲前三等,就要在自己等四人里出现了。



四月初旬,赵长青在承德殿里将这四人唤了过来。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考察了四人之后,以此给四人定以名次。



状元:严嵩。



榜眼:石崇。



探花:秦桧。



至于蔡京,就给了一个二甲第一名的虚衔。



三甲已定,本次春闱虽然略有波折,但也是无恙举行完毕了。



对于其他进士而言,这次并没有分什么二甲三甲等次,所有会试中脱颖而出者,皆为进士出身,也不枉寒窗苦读十余载。



大概到了四月中旬,四人情况基本稳定之后,赵长青将这四人召来宫里,简简单单吃了一顿饭。



御花园里。



赵长青先动筷子,吃了一口菜,向四人笑道:“这可是朕的爱妃亲自所做,平日里,朕可都没有这个福分享受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