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二章:端帝驾崩
严嵩等四人对皇帝陛下感激涕零,连忙跪拜。



只在地方上任职数年,便经皇帝陛下破格提拔,摇身一变,变成京官,这份殊荣,在整个魏国的历史中都是不多见的!



可见,皇帝是有多么器重自己了。



今后,一定要为国家多办实事才行!



等将来官越做越大的时候,再为自己某一些私利也为时未晚。



文武大臣们,除了诧异皇帝陛下的决定之外,倒是都没有反对。



整个朝堂,谁敢反对皇帝陛下?



诸葛丞相?



他也不行!



而且皇帝陛下这个做法大有深意。



今后,皇帝陛下必然会愈发的重视年轻人,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这四人,可都是寒门子弟,而且一声不响的就占据了六部中最为关键的位置。



一秒记住https://m.miaoshuwu.cc



这有些让人不得不猜测,陛下这是要弃用世家的表现啊!



真要是这样搞下去,恐怕朝堂上下,会出现不小的动荡吧?



然而,赵长青的下句话,让他们这些大臣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他说道:“朕前几年,一直让曹操跟随边关的几位大将军们修习兵法,从未担任实职,朕思来想去,觉得让曹操担任兵部侍郎比较合适,由他来辅佐赵云大将军的工作。”



曹操是谁?



曹参的儿子!



正儿八经的功勋家庭!



皇帝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方面要注重寒门子弟,选择唯才是举,一方面,还要用功勋之后,怎么就越来越看不清陛下的操作了呢?



莫非...



陛下这样做,其实是想给功勋或者世家一个甜果子吃?让他们也能找到希望的曙光,将来有朝一日,可以入政中枢?



陛下这手玩的妙啊!



不过,将来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朝堂上的寒门子弟会越来越多了。



曹操正在边关赶来的路上,几天之前,他就接到皇帝的旨令,知道了让自己担任兵部侍郎职位的事情。



对此,他的内心里并没有太大的波澜。



因为他很清楚,只有在边关,才能迅速重振自己父亲的声望。



除此之外,别的任何事情,都无关紧要。



现在担任兵部侍郎,换句话说来讲,就算是远离了边关的战争,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目前的权宜之计只能是如此。



将来,一定要再找办法重新上战场,不然的话,就怕将来无仗可打了。



没仗可打,就代表着从今以后,除非自己做了很大的政绩,否则,再难有光耀门楣的可能性。



这才是曹操最为顾虑的事情,世人都觉着,做京官很好。



但是,在大争之世当中,唯有打仗,才是至高无上的出路。



领导一支军队,打赢一场战役,不光名垂青史,还能升官,做到陈庆之他们这个程度,最少可以延续家族几世富贵。



甚至到了将来,他们这些人都可能会封神!



但是,曹操目前没有变的办法,只能回去担任这个兵部侍郎官职。



曹操前脚刚到京城,后脚陈庆之他们就接到旨令,说是要强行攻占下东鼎郡。



陈庆之他们这边刚要动手,魏国准备派往端国的使臣便到了。



陈庆之对此很无奈。



朝廷的做法,真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东鼎郡有端国守军七万人马,被陈庆之仅仅就用了一夜的时间就攻下来了,很多的逃兵四处乱窜。



这次是突袭,事先,端国一方根本就没有想到,和平了这么多年,魏军居然突然发动了战争。



这一天,是端国耻辱的一天。



他们国家境内很多的读书人知道了这一点之后,纷纷上街游行,抵制魏军暴行。



这些年来,端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此番听到魏军突然攻城拔寨发动战争的消息之后,更是怒火攻心,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吐了几口鲜血,然后晕厥过去了。



端国上下,都在义愤填膺。



想要请朝廷向魏国进军,报了东鼎郡之仇。



但是现在,端帝还没有苏醒呢。



端国的满朝文武,此刻都跪拜在端帝房屋前,耐心等待着他苏醒。



关于魏国这个事,到底是和还是战,还需要皇帝陛下亲自来拿主意。



过了两天,端帝苏醒了。



他强撑着精神,召见了几位端国的大臣,向他们露出苍白的面容,苦笑道:“朕这个身体,自从五年前开始,就越来越差劲了,刚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