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七十四章:朕可比赵长青!
李义君精通奇门术数,参悟天机奥妙,得出此战不利凉国的结论。



但他并不把这当回事,因为对于一位合格的术士而言,从来都是逆天改命,若是顺势而为,那么术士所学的一切,也就失去了意义。



他在落霞谷附近摆下了一座惊天杀阵。



为的,就是要阻止魏军西进的步伐。



落霞谷扼守陵州与边疆要道,早些年,李义君曾提议在这里修缮一座关隘,但是被徐凤云拒绝了,理由是劳民伤财。



李义君对此很无奈,但是没有办法,当时凉国的政策方针,全被都放在了招兵买马上面,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银两修建一座关隘。



端国那边。



有很多端国大臣们正在和端帝商讨如今的国际局势。



打算很好,先让魏军消耗唐军。



但是不料,在唐军出兵之后,连夺端国三郡,魏军却没有要出手的迹象。



这让端国有了一种又被人出卖的感觉。



一秒记住https://m.miaoshuwu.cc



他们派出使者赶赴陈庆之营中,想要质问魏军。



但是到了魏营之后,那位使者便就没回来过。



事态的发展,让端国嗅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



他们正在互相商量对唐国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大部分人都不主站,想要给唐国一些好处,免了这场兵戈。



但是端帝刚刚继位,还有满腔热血,他不愿就此妥协,决定御驾亲征。



众臣一听皇帝的态度居然如此决绝,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先皇都没有御驾亲征,您这倒好,居然还想着御驾亲征。



您当您是赵长青和徐凤云呢?



前者精通兵法,后者出身将门,都是在沙场上厮杀出来的马上皇帝,就凭你,还想御驾亲征?



也罢!



端帝执意如此,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无可奈何。



过了几日之后,端帝亲率五十万大军,抗击唐军。



他如此迫切的想要打着一仗,就是要让跟随先帝的那些老人们臣服。



自己,可以创造出比太祖还要高的丰功伟业。



但是,现实的啪啪打脸却紧紧跟随着他。



出征一个月,历经六场战役,败五场。



其中有一场,还是唐军故意败的。



其目的就是要引他上钩。



几场大战下来,带走的五十万兵力,还只剩下不到二十万的残兵败将。



也就是说,端帝出征,将端国所有的有生力量都打没了。



端国的大臣们此刻都是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



有生力量都给打没了,谁来保护端国



端国接下来面临的局势就可想而知了。



他们有想过,皇帝此去亲征,一定会遭遇到坎坷磨难。



但是没有想到,打了几场败仗下来,伤亡居然这么大。



先帝在世时期,不管怎么说,面临各种问题,都有解决的时候。



大家还能安享太平盛世。



但是这位皇帝一上位,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端帝将剩下的所有大军,都带回了都城当中,准备固守。



各地的守备军,也已经所剩无几。



这个时候在招兵买马,已经太迟了。



之前端国太祖长孙野就曾说过,论端国的实力,根本输不起。



他们都没当回事,现在一看,端国确实输不起。



长孙冲狼狈的回到京城之后,整个京城内的百姓们都是人心惶惶,他们都知道,皇帝在外面吃了败仗。



长孙冲在皇宫里怒气冲冲的向大臣们说道:“朕之败,只怨魏军不守信用,他们居然隔岸观火不为所动,若是他们与唐军正面厮杀,朕绝不会袖手旁观!”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如何答复。



输了还找各种理由,这就是懦夫的一种表现。



有一位大臣,名为王林,在端国开国之初,便是跟随太祖皇帝了。



当了这么多年官,还只是一位侍郎,资历和他差不多的,基本上都已经入内阁参事了。



之所以多年没有受到提拔,是这个人刚正不阿,经常得罪人。



太祖重用他,但是不升他,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他听不下去端帝的埋怨了,破口大骂道:“若是你在当初能够听百官们的劝阻,选择节节抗敌的政策,我们端国,也不必陷入这般绝境之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