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292,不厉害,只是有点变态
,回头。



在货轮里面转了一圈。



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结果找到了航海日志。



原来,这艘货轮的名字叫做“秋江丸”,空载排水量5400吨,满载排水量11200吨。最多可以运载上万吨货物(超载)。



“什么烂名字……”



“迟早都药丸……”



杨岳一遍翻看,一遍自言自语。



日本人的大型货船,通常都叫什么丸。超级奇葩的名字。不完也得完。



秋江丸隶属于满铁公司。



满铁,一个久违的名字。



之前在华北,杨岳和满铁公司的骑兵打过交通。



后来去了济南,暂时没有满铁公司的人出现。只是遇到了黑龙会的人。没想到现在又遇上了。



翻看之前的航行记录,眼神越来越晦暗。



这本航海日志,简直就是罪恶的见证史。



秋江丸固定每个月往来塘沽和营口两趟。从塘沽拉走劳工。然后从营口拉走武器弹药。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内地强行掳走大量的劳工。



最多的一次,秋江丸拉走了一千八百名劳工。最少的一次,也拉走了五百多名。



路上有人生病了,或者是死掉了,就直接扔水里。



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变成了冰冷的数字。最多的一次,减员一百五十余人。却是发生了暴动。



显然,是船上的劳工试图反抗,结果遭受到残酷的镇压。



日本鬼子将杀死的劳工全部扔入了海中,然后扬长而去。



看来,自己没有杀错人。



秋江丸上面的每一个船员,都是邪恶的。



原子弹下无冤魂。杨岳深深赞成这句话。



将航海日志收好。



再放下几条绳梯。



从绳梯下去海面,然后将摩托艇释放出来。



驾驶摩托艇一路飞驰,找到老乔等人的木船。他们正在紧张的等待呢!



由于水流的影响,木船向着东南方飘荡的越来越远,渐渐的就看不到日本货轮了。后来则是隐隐约约的听到了枪炮声。



他们将手雷爆炸的声音当做是日本鬼子开炮了,觉得杨岳迟早都药丸。



毕竟,日本鬼子的数量那么多。



看到杨岳出现,关景钟急忙问道:“情况怎么样了?”



“都搞定了。”杨岳轻描淡写的回答,“那艘鬼子的货轮叫秋江丸,你们听说过吗?”



“什么?秋江丸?”老乔面色一凛,“真的是它?”



“你认识?”



“我化成灰都认识!”



“怎么?”



“我曾经被抓到秋江丸的上面,后来跳海逃生!落水的时候,被鬼子打了一枪。后来又在海上飘荡了三天三夜,几乎渴死。我的病这样落下的。”



“你自己看吧!”



杨岳将航海日志拿出来。



老乔接过来,急急忙忙的翻看。可惜不认字。



关景钟也是不认字。只好递给王军锋。



王军锋借着煤油灯翻看了一下,脸色凝重的说道:“没错,的确是秋江丸!”



“你们都知道这艘船?”杨岳疑惑的问道。



“知道!”王军锋缓缓的说道,“上了秋江丸,活着回来难。”



“什么意思?”



“就是上了秋江丸,就没有回家的可能了。甚至连活着的可能都没有。我们有很多战友都是被它拉走的。然后就渺无音讯了。”



“原来如此。”



“现在拉走的劳工少了一些。早两年,拉走的劳工更多。”



“哦……”



杨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原来是一艘充满罪恶的货轮啊!上面沾染了中国人的鲜血。



幸好是现在被自己控制了。否则,还会有更多的中国劳工被强迫上船,然后被强行拉到东三省去做苦力。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抗日战争时期,到底死了多少劳工,没有人知道。



根本没办法统计。只知道是天文数字。说三千万都是少的。可能五千万都收不住。被拉得最远的劳工,甚至出现在南太平洋上!



劳工有两个来源。



第一,是战俘。第二,就是青壮年。



日本鬼子只要青壮年。只要能干活的劳动力。这些,都是宝贵的战略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