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十九章 意外频出
陈留县的清丈田亩开始了。



在吕惠卿的组织下,联合陈留县衙,将乡,里,管,村,社,户,耆等等基层组织的人都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田亩的清丈。



为了减少舞弊,乡村之间并非自己清丈自己村的土地,而是去其他的村清查,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舞弊。



其实乡村里抵抗的力度不大,因为每到一个村清查,都会有衙役去详细的宣讲政策。



在政策还没有被理解之前,不会先行清查,而是将政策连续讲上几次之后,才会进行清查。



当然啦,争吵乃至于轻微地肢体冲突还是有的,乡下的土财主也有不理解的,但不敢反对而已。



吕惠卿和章惇每日都会督促进行统计清查出来的田亩,发现隐匿的土地数量简直是触目惊心。



怪不得至和年之前国库里的钱越来越少,原来根子也和这个有关呢。



不说大范围,就说已经清查的十几个乡里,隐匿的土地占了账面上上的一半。



如果全国都是这种情况,大约就是有一半的土地都收不上税赋的。



清查的过程当中,果然出现了有土财主将土地寄应在佃户的身上。



因为佃户自己是没有田地的,每户都可以寄应四十亩地。



所以清查出来之后,这些土地其实也是收不上税的。



但是吕惠卿和章惇对此并不在意,而是将田地以及名义上的拥有人都记录下来。



前期虽然顺利,但吕惠卿和章惇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真正的挑战并没有来。



果然,查到核心地段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张氏家族持械对抗清丈小队!



张氏家族占据了陈留县一半的土地,他们的家族也相当的庞大。



从五代开始,张氏家族就在这里扎根,十几代下来,张氏家族规模多达上万人!



这一次张氏家族集合起来,聚集了几千人对抗分部在各乡的清丈小队。



清丈一下子陷入了停滞。



吕惠卿和章惇不断的去现场进行政策解读、劝解,但对于张氏家族来说,这些政策其实他们都是不接受的。



对于平民来说,他们隐匿田产根本就不足额,对于小地主来说,将土地寄应到佃户身上就可以了。



但但对于张氏家族来说,他们的田地太多了!



即便是寄应出去,也有大量的田产是没有办法避税的。



当然,也有他们的自以为是。



因为同样的手段他们在以前也用过,很有效,这一次他们在张玉柳的煽动下,继续沿袭下来使用。



面对这些死硬分子,吕惠卿和章惇是怎么也劝不动了。



吕惠卿和章惇面对面而坐,徐英也在身侧。



“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



吕惠卿说道。



章惇笑道:“道理讲不通了,那就只能用拳头了。”



吕惠卿没有说话,看向徐英。



徐英果断点点头:“我赞同。”



吕惠卿眼里露出惊诧。



徐英看得出吕惠卿的意思,苦笑道:“我随是张氏女婿,但也是朝廷官员。



这一次吕兄你也看到了,我去找了我岳丈几次,苦苦劝说,都说不通。



我又能如何,你看,我家那位还因此跑回娘家去了!”



吕惠卿道:“若是真要动用拳头,那可不是让步清丈田地就能够解决的了。”



徐英闭上了眼睛:“该如何变如何,依法行使即可。”



吕惠卿低下了眼帘,似乎在下定决心,一会之后他抬起头来:“申请禁军介入吧。”



当夜,一封信快速递进京中。



第二日,汴京附近营地的一部禁军向陈留县出发。



京中舆论哗然。



陈留县张氏家族暴力反抗清丈田亩的事情已经传进汴京,现在看禁军的动静,这是要动用武力了啊!



雪片般的奏疏飞向赵顼的案桌之上。



尤其是御史中丞彭思永、监察御史蒋之奇两人对此言论最为激烈。



蒋之奇认为,清丈田亩原本是好事,但据闻清丈田亩的小队收取一些人的好处,所以将良民家中的田亩给划到其他人的名下,这才激起了义民的反抗。



蒋之奇弹劾吕惠卿和章惇两人带队不力,有贪污受贿之嫌疑,希望赵顼能够派出监察人员调查事实真相。



欧阳辩听说了这个消息,也并不诧异。



之前蒋之奇在宴席上得罪了司马光等人,污蔑推荐恩人的儿子的丑事被传播开来。



蒋之奇估计自己也觉得这个御史可能是当不久了,所以想要最后疯狂一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