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五百五十二 希特勒的暴怒
11月7日这天,苏联莫斯科的雪,很妖,一整天都没停过。



早晨7点。



红场在满天飞舞的雪花中分外妖娆。



在此之前,为了躲避德国人的轰炸,整个红场四周的建筑被涂成了统一白色。



今天,也就是1941年的11月7日,红场又恢复了它的历史面貌,它四周的建筑也被还原成沉稳内敛的赭红色。



雪越下越大。



鹅毛般的雪片,从浓厚而低垂的云层里纷纷扬扬飘落,把莫斯科拥抱着寂静无声,与远处的枪炮声对比鲜明。



所有在红场上等候检阅的部队,以及所有参加此次检阅的百姓都异常激动,紧张,因为敌人的机场,就在首都附近三十公里处。



满天飘落的雪花落在波克罗夫教堂巨大的圆顶上,落在宏伟壮观的红场上,落在红场上排成方队肃立的红军战士身上,落在克里姆林宫墙内,伊凡大帝钟鼓楼,尖尖的塔顶上。



在满天弥漫的雪花中,塔顶上镶嵌着一颗硕大的玛瑙石红星,显得凝重巍峨,格外醒目。



“当……”



钟鼓楼上的大钟连敲八声,浑厚的钟声响彻红场上空。



钟声停止,除了远处的枪炮声,整个莫斯科广场上非常肃静。



上午8点,在莫斯科军民崇敬和激动的注视下,斯大林与zf高级成员登上了列宁墓。



有的人,开始偷偷抹眼泪。



这是神圣的时刻,鼓舞人心。



列宁墓两侧的观礼台上也站满了民众。



这时,塔楼的大门打开了,苏联副国防委员,苏军元帅布琼尼骑着一匹骏马在护卫拥簇下,走出教堂塔楼大门。



此次阅兵的检阅官,就是这位骑兵元帅。



走到最前面的一列检阅方队面前,布琼尼勒住了马缰。



这时,一位中将骑马来到他的面前,举手行礼:“受检阅部队指挥官阿尔捷米耶夫终将向您报告,受阅部队整理完毕,请校阅!”



布琼尼抬起一只胳膊还礼,然后骑马检阅并向检阅部队问候。



庄严肃立的指战员们个个精神饱满,英姿挺拔,纷飞的雪花落在他们的身上,凛冽的寒风扑打在他们的脸上,他们依然纹丝不动,只有在检阅官向他们问候时,他们不约而同的喊道为:“为苏联服务!”



今天的阅兵式,隆重而快捷!



8点10分,斯大林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发表了阅兵演讲:“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众智工作人员,工人集体农庄成员,智力劳动者同志们……”



基辅。



早晨8点。



一处秘密机场十几公里外,帝国元帅戈林,正在他那温暖如春的专列里酣然大睡。



昨天夜里,格林和他的将校们开会一直到黎明,就11月7日,斯大林会不会在莫斯科的红场举行阅兵仪式,进行了无数次推演。



这一次会议,所有在莫斯科附近驻扎的空军联队指挥官全部到场。



其中包括已升任中校的小胡子加兰德,接任JG52联队指挥官的迪特里希.赫拉巴赫少校,JG51联队的指挥官佛里德里希.贝克少校,JG54联队的指挥官汗内斯.特劳罗夫特少校。



第12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也全部到齐,就连此时已调任去空军技术部门的总监莫尔德斯,也专程乘坐专机前来参加会议。



因为此次会议太重要。



会议上,戈林一直沉默不语,看着他的指挥官们畅所欲言。



加兰德认为,以当前的天气趋势来看,明天莫斯科的雪不会停,天空能见度低,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不可能举行阅兵,因为德意志的空军一旦在红场上空出现,苏联的最高指挥官们将面临重大危险。



大雪对苏德双方空军的影响是均等的,德国空军想要在莫斯科的上空找到红场绝非易事,同样,苏联人也无法轻易发现出现在莫斯科上空的德国战机。



所以加兰德认为,在此关键时刻,苏联最高统帅部不会冒险出现在红场的阅兵场上。



斯大林等人为了安全不会出现在红场,阅兵仪式还有什么意义。



斯大林不出现在红场,阅兵就是笑话。



莫尔德斯认为,苏联人不会冒这个险在11月7日举行红场阅兵,因为阅兵现场一旦遭到轰炸,那对苏联士气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斯大林不会笨到连这也想不到。



看着爱将们讨论,戈林也相信斯大林不可能在红场举行阅兵。



莫斯科已在重围之中,斯大林现在应该是焦头烂额,想着怎么迁都,考虑怎么撤退才对,哪里有时间来搞这种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阅兵。



根据可靠情报,最近这几天,苏联别的地区并没有向莫斯科方增加战斗机,这让戈林更加相信,苏联人没有准备红场阅兵,否则一定会在莫斯科的天空增加战机守卫。



不过为了稳妥,戈林还是和他的爱将们推演,如果苏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