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5章 泾阳美景,一辈子看不完(求推荐票)
来都来了,不玩两天再走,显然说不过去。正好也逛逛泾阳,看看现在泾阳如何了。



胖子对泾阳很关心,每日都会有专门的竹简送至。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基本上都知道。包括白稷轻徭薄赋,胖子也都心知肚明。



其余大臣都没舍得回去,都想着来凑凑热闹。



皆是穿着便服,走在乡间小路上。



他们在咸阳也或多或少听说过泾阳不错,甚至有些黔首还想着迁至泾阳,可惜都没这门路。秦朝户籍极其严苛,不是说想迁就能迁的。



大早上的,田圃内很热闹。



能看到不少老农牵牛挽犁,吆



喝着耕牛开垦荒田。也有妇人包着头巾,正在田里锄草捉虫的,欣欣向荣。



现在其实大概也就四五点左右,天都是蒙蒙亮。夏天干农活就这样,都得早起,要不然太阳毒的很。



“他们为何开垦荒田?”



冯去疾面露古怪。现在即将入秋,就算开垦也只能来年耕种,到时候还得再耕一遍。而且,他们有这精力耕种吗?



秦国授田上限是一夫百亩,正常是种不完的,绝大多数皆是三四十亩地。



白稷顿时一笑,“君侯大可自己问问。”



接着,便来至个田圃面前。



等老农耕的差不多后,冯去疾才问道:“汝为何要开垦荒田?”



老农靠在田圃边上,顺手取来个竹筒。先倒碗温水,递给耕牛让它先喝。捋着牛背,端起竹筒一饮而尽。这里面都是温水,可不敢喝生水,要不然君上可是会生气的。



等半晌,老农也没搭理,让冯去疾异常尴尬。



“咳咳,勿要无礼!”



白稷比他们还尴尬。要怪就怪他自己,当时他说了让他们自己干活,别搭理那群憨憨县令。现在好,估摸着是把这伙人都当成县令了。



老农这才作揖行礼,快赶上变脸的了,“现在不是农忙,先以耕牛深耕遍,来年春耕以人力背犁能更轻松些。”



耕牛的数量是有限的。要在春季才想着耕地,都赶着用耕牛,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现在先深耕一遍,来年可以轻松许多。



“那为何要多耕呢?”



老农带着几分鄙夷,又看了眼白稷,“君上,这哪里来的瓜怂县令?这么蠢得问题也问的出来?”



白稷:……



冯去疾:……



百官:……



这段时间进进出出的县令太多了,加上白稷说的话,让他们压根瞧不上其他县的县令。再者说,这是白稷的地盘,就是皇帝来了,也得守规矩不是?



“老夫……老夫……”



冯去疾气的脸色涨红。



“乃公告诉你,且听好咯。多种地,才能有粮食。皇帝给君上这么多钱,造曲辕犁免费给额们,那额们就得多种。君上免去部分田赋,我们不多种点,君上吃什么?”



这伙农夫的思想很单纯。在他们看来,他们不种地,白稷就没得吃了。作为食邑,怎么能让主家饿肚子?



秦始皇听到后,却是敛去了笑容。



倒不是别的,而是注意到这老农说的。



【钱是皇帝给的!】



其实,这和他压根没多少关系。



“老夫受教。”



冯去疾倒也洒脱,拂袖作揖。



老农言之有物,让他也算是长见识了。



看着土豆苗已经冒头,秦始皇满意的很。



“这可都是大秦的希望,都得好好看着。”



其实,这些天也并非这么太平。就这田圃上,增添了好几笔人命。有人趁夜闯进来,想要毁了祥瑞,结果被埋伏在暗处的玄鸟卫当场格杀。



土豆种现在没什么稀罕的,大臣基本都见过。



但是,玉米种可就看不到了。玉米留种比较棘手,要是自交种还好说,如果是杂交种的话最好不要留种。第一代穗大粒多高产,但留种到第二年再种就会大规模减产。



所以,白稷专门更改过它们的染色体,以后也能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自交留种。



玉米大概需要一百天左右才能成熟,现在和土豆一样只要60天。放眼望去,田亩中全是小嫩苗。呈三叶状,已经长得有小腿高。



“国师举办的土豆杯,玉米杯朕也听说了。没想到竟办的这么好。”



秦始皇赤着脚进了田亩中,爱不释手的抚摸着玉米嫩叶。玉米也可以做粮食,口感软黏,好吃的很。在桃花源的时候,他最好这口,每天早上都嚷嚷着要吃玉米。



“不光是这些,我还举办了粟米,稻米,菽豆杯……总之,只要种的好的,那就有奖赏!”



“国师又是何意?”



李信不明所以,送牛送曲辕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