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1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求月票订阅,4)
来,其实白稷的做法和黄老之术也是有些类似。



黄老之术尊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在稷下学宫曾达到巅峰。他们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西汉初期刘邦便采用了张良的主张,实行黄老之术,而后便创造了文景之治。



其实百家互相借鉴的不少,类似的墨家也有。



“君上属实费心。”



“黔首孟草都知学问的重要性,不惜借钱赠束脩。少公子出身公室,当勤勉好学。”



崔广满意的捋着胡须。白稷以这简单的事情来教导胡亥,令其明白背后的道理,属实不易。



“说起来,君上对这私塾可有何打算?”



“打算招揽多少稚生?”



四人一看就知道是办实事的,简单聊过后便直接切入正题。不过,白稷就喜欢这种直接的。



“有教无类,只要愿意来的,本君都教。”



“额?”



四人面面相觑,皆是有些诧异。



“君上可想过会有多少人?”



“几百吧。”



白稷轻飘飘的开口。



整个泾阳足足万户,来个几百人真不难。



“这人是否多了些?”



“私以为本君要办多小的?”



白稷态度相当牛气。



别的不说,黄庭坚估计还嫌人少嘞。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



正因为这原因,所以私塾还在建造中……



占地面积三十亩地,操场跑道这些全部都得到位。因为没有水泥,做楼房的难度较高,白稷就干脆全都做成寻常的平房。



上百工匠天天忙的是热火朝天,有时候还得加班加点,没一个喊累的。给的工资高不说,还管饭吃,待遇好的很。



鲁匠还通过自己的发现,铸模做出了铁钉。通过铁钉辅助,可以不用全部做成榫卯结构,可以省去不少时间。



现在大毛就得干这活,扛着圆木朝工地跑。一只熊,最起码能抵得上两个人的工。



……



“君上不收束脩?”



“不收。”



束脩赠肉,便是在割黔首身上的肉。



“君上何意?”



“这叫义务制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



四人面面相觑,反正愣是没听懂。



“这书院隶属于秦国公室,所有开销一律由秦国负责。他们在书院进修学习,未来学有所成,便可报效秦国。若是六国之后,也会放下往日恩怨。”



“当然,进了书院便当遵守书院规矩,具体的再慢慢讨论个细则。”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书院自然有书院的规矩,不论是谁都得遵守。只要违反规矩,那就来个处分。严重的话直接逐出书院,还会记录在验传上。



听到白稷这话,众人皆是颔首点头。



“君上有理!”



他们细细一想的确如此。如此栽培出的稚生不敢说全部,大部分也都会感激于秦国。锦上添花终究不如雪中送炭,未来这些稚生可为秦国栋梁。



研习学问,学个四五年光景。到时候出仕从吏,实在是简单的很。可造福百姓,为秦廷补充新鲜血液。秦国能否延续昌盛,全都得看这所书院了。



“君上此举,怕是会开罪不少勋贵。”



崔广到底是人精,长长的叹了口气。



本来是由勋贵牢牢把持上升的道路,结果白稷横空出世修筑了条更为宽阔的驰道,这些勋贵的优势何在?



商君便是触及老贵族的权利,故身死殉法。白稷倒是不用担心,好歹也是仙人,只怕是会有人在背后动些手脚,到时难免有些麻烦。



白稷轻轻一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开口后,淳于越等人的脸色皆是变了。



包括胖虎在内,都是随之哆嗦了下。



白稷这话得罪了秦国上下所有人,包括秦始皇在内!



“人都有一个脑袋。勋贵之后,不见得就比黔首聪明。黔首经过后天努力,一样可以成就大事!”



草根逆袭,从古至今都有。除开天时地利人和外,最重要的还是自身努力。



就现在来说,黔首想要翻身的难度还是很高的。现在还是唯贵族血统论,勋贵之后把持着学问,黔首斗大的字不识,如何超越勋贵?



白稷建立书院,便是要打破这种被垄断的局面。



至于是否会开罪勋贵,白稷并不在乎。秦始皇也知道任人唯贤,连间谍他都敢用,黔首若是真的有才能,他会不用吗?



秦国若想国祚万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