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 打一棒
县学之中开放筑基传承,但是加入县学之中修行的修士,只能自己修行这筑基传承,却是不能传给外人的,也不能传给家人的。



毕竟,大晋仙朝当初开创县学、郡学、州学、国子监体系,就是朝廷与地方的争斗,想要打破九品门阀家族的垄断。



若是允许这些县学、郡学、乃至国子监中的修士,将从县学、国子监等处所得的修行传承外传,甚至传给家人,那就不是在培养门阀家族的竞争对手了,而是在培养新的门阀家族。



但即便如此,八百年前开创的国子监体系之后,依旧有着一些修士,从县学、郡学、乃至国子监中获得传承、修为进阶之后,反而‘背叛’了国子监体系,开创家族称宗做祖,加入了九品门阀体制之中。



毕竟,就算县学、郡学中传授的筑基、金丹传承是不许外传、也不允许传给家人。



但是对于筑基修士、乃至金丹修士来说,想要寻取一门适合的筑基传承、金丹传承,无疑要比炼气修士容易无数倍。



自然也就可以轻松为家人、后人寻到合适的传承,从而开创一家门阀家族。



这种‘背叛’,也未尝不是当初‘国子监体系’昙花一现、迅速衰落,被各地门阀打压、最后名存实亡的原因之一。



毕竟,有时候内部叛徒反而比敌人更狠!



只不过,这些‘国子监体系’与门阀家族之间的恩怨牵扯,暂时与庐东县这里无关。



高台之上,县令谢文蕴宣布了赏功,要将所有剿魔队伍中寒门、散修子弟都收入县学之中,并且开放筑基传承。



再加上高台之下各家县豪都被压服,没有人提出异议。



顿时,那些站在后方、剿魔队伍中的诸多寒门、散修子弟再无顾虑,或是自身野心勃发、或是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动之下,纷纷响应起来,加入县学之中修行。



到最后,场中诸多寒门、散修子弟之中,有近九成都加入了县学之中。



其中不乏有各县豪家族的仆修出身。



哪怕出生即为奴,也总有些野心萌动。



当然,有近九成的寒门、散修子弟加入县学之中,也就是说还有一成左右散修、寒门子弟没有选择加入县学之中。



这些人的情况无疑也是有些复杂,有真正聪明的,也有真正愚笨的。



不过不管如何,有着这一成左右修士留下,倒也算是保全了几分各家县豪的颜面。



一场检校、赏功的大会,便在各方或喜或愁的复杂心情中结束。



县令带着县衙仪仗当先离去,那些选择加入县学的修士,也都有着县令派出的人手负责引领、安排。



虽然,林家才是担任学正,真正应该掌握庐东县县学的存在。



但是此时,任谁都看得出,这县学已经成了县令的‘囊中物’,外人根本难以插手。



所以,‘黑荆’林家也没有冒头说什么。



同样与各家县豪一起散去,各归各家。



每一家县豪都要回去对于近日发生的事情商讨一番,重新商量、决定各自家族今后的行动、发展问题。



梁昭煌与大哥梁昭钧,带着梁家子弟返回家族。



两人坐在正堂之中,一时相对无言。



县令谢文蕴突如其来的一招,完全出乎各家意料,也将各家此前的诸多谋划、安排都打乱了。



梁家这边也是同样如此。



此前,梁家招收有上百寒门、散修子弟,在这这场剿魔行动之中,最后幸存下来有近八十人,其中被梁家看中、甚至已经商量好的,准备扶持为县下乡镇寒门、或者收为家族外围势力、仆修、乃至招赘的修士,有五十多人。



但如今,这些谈好的五十多人,其中大半都已经跑到县令那边,加入县学之中去了。



依旧选择跟随在梁家这边的修为,甚至不足十人。



如此一来,梁家此前商讨的诸多方案,诸如瓜分庐东县下乡镇、扶持寒门的计划,还有扶持外围势力、在县城、乃至郡城之中发展的计划等等!



都因为没有了足够的、合适的人手,反而要落空了。



此时再想将这些计划重新实行起来,或者重新商讨新的计划,反倒是一时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当然,这些都还是小问题,不过是重新招收、培养一些寒门、散修子弟作为家族外围势力罢了。虽然麻烦,花些时间、精力总是能够解决的。



此时真正让梁昭煌与大哥梁昭钧头疼的反而是,庐东县日后的形势变化。



可以想见,县令谢文蕴一次招收了数百散修、寒门子弟进入县学之中,这些人都是历经魔灾洗练,参与剿魔战斗、厮杀,可算是寒门、散修之中的佼佼者。



只要传承、资源能够供应得上,哪怕是十人中有一人能够筑基成功,也要出数十位筑基修士。



到时候,这股县学势力,就足以与各家县豪门阀争锋、夺取庐东县中利益。



后续的纷争还不知道会有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