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18章 轻步兵战术
不过,它的隐形能力比较一般,对敌人发动攻击或展现异能的瞬间,隐形就会消除,而且也无法对抗热感探查,声呐探查等等,比不上苏晓的终极隐形。



“我们也跟上去,在后方掩护她探查。”李景宗说。



苏晓点了点头,也跟了上去。



孔珏,严如玉则走在苏晓两人身后,形成三角阶梯队形。



其余虚空俱乐部的成员则在保护考古队,没有一起跟上。



五人小队之间,每个人都和其他人拉开了较远的距离,防止被范围攻击同时覆盖,可每个人又处在可以彼此支援,相互配合的位置。既避免了队形拥挤造成额外伤亡,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每个人勇猛作战的作战效能,还十分机动灵活。



这是修行者小队的行进战术,它鼻祖是和宁战争时大放异彩的轻步兵战术,经过无数人的改进和实践形成的。



曾经有修行者讨论过,新时代,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最适合大群修行者的野战战术是什么。



是步炮协同,是步坦协同,还是古代的结阵作战?



在风母事件中,好几次爆发的修行者与邪物的集团作战,数个秘境内的歼灭作战,在这些激烈的战斗里,实践给出了答案。



是现代科技武器和技术兵种支援下的新式轻步兵战术,是数据链统一配合下的大集团迂回穿插。



细化到小队级别,修行者小队往往由3到6人组成,3人能组成基本的作战小组,更多的人则承担额外的任务,像医疗类修行者,通讯类修行者,轰炸类修行者甚至是操控无人机和无人遥控战车的修行者。



这也是顶级道法联赛,为何以五人作为俱乐部小队正式人员数量的原因。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