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4章 大家都是男人!
对于大炎朝的百姓来说,天下或许没有一座城池,可以代替京城长安,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千年以来,作为历朝历代的国都,长安的繁华,早已传遍整个东土大陆。



尽管其间也历经过无数次战火。



但每次遭遇破坏过后,这座古老的都城,都会很快浴火重生,焕发新[悠悠读书 .uutxt.]的生机。



似乎它的繁华,从来就没落幕的时候。



也因为如此,千百年来,长安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天下无数人的到来。



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群,纷纷云集于此。



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和千姿百态的文化习俗。



各种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转化,也把这座城市的繁华和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特别是二十多年前,梁启推翻前任炎帝,革弊鼎新,鼓励生产,与民休养。



时至今日,长安城越发显得生机勃勃,渐有历史上,被广为称颂的盛世气象。



无数读书人,有感于当今圣上的贤德,纷纷前来长安,寻觅机会,想要一展所长,报效国家。



这其中,不乏有初来乍到者,第一次见到长安,就被它的繁华所震撼。



而越是震撼,这些人,就越想要留下来,体验这天下少有的繁华盛景。



昨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遍长安花。



就比如这首,不知何时流传开来的诗。



充分展现了一名京漂,在获得功名,有资本留下之后,得意非凡的心情。



这位获得长安户口的老兄,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当天就骑上快马,出门庆祝去了。



一朝看遍长安花。



可,古代的一座城池里,能有什么花可看?



此花非彼花,指的正是那些勾栏妓寨,青楼桂坊中的烟花女子。



平康坊,位于东市。



北与皇城侧畔,达官显贵居住的崇明坊,仅隔着一条春明大道。



这样的位置,自然是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



因为近水楼台,自然而然,也就造就了女性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平康坊内,青楼林立,绣阁连绵,看起来十分奢华。



一条河流,自北向南流过,将平康坊一分为二。



此河名叫清河,因为人工导流扩宽的缘故,流经这里,水势十分平缓。



水面波澜不兴,清澈如镜,倒映着一栋栋临水阁楼,和旁边垂落的杨柳。



一条条五彩画舫和楼船,连成一排排,泊在清河两岸。



此时还是白天,但也有三两游船,犁开波浪,在清河之上缓缓前行。



船头之上,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衣冠楚楚的年轻人。



手摇折扇,迎风而立,故作骚包地念着各种蹩脚诗词。



想要吸引两岸阁楼上,女子们的注意。



尽管大冬天,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鼻涕长流,依旧乐此不疲。



要风度,不要温度。



这番场景,不时换来两岸声声银铃般的娇笑。



也有一些女子,早已见惯风月,性格大胆泼辣。



一边骂着臭穷酸,一边说着‘姐儿包养你’等混话,拿着各种小杂物,向河中砸去,激起朵朵浪花。



也不知道,是真在嫌弃这些‘风流才子’。



还是,暗示晚间来一场偷偷摸摸,瓜田李下。



惊得那些才子们,慌忙以扇掩面,嘴里说着有辱斯文,脸上却喜上眉梢,洋洋得意。



一群衣冠禽兽!



总之,平康坊的青楼里,似乎汇聚了天下最出色的女子。



无论美貌、身段、才情,只要真想,都能找得到,在整个大炎朝,都是极负盛名。



也只有东面宁州的十里秦淮,才可能和这里一较高下。



千百年来,这里的十里香风,不知熏醉了多少文人骚客,达官显贵。



走在到街上,随处可见,两旁的楼阁高耸,雕梁画栋,花灯飘摇,朱帷漫卷。



比之寻常的大街,要奢华太多。



阁楼之上,偎红倚翠,这些莺莺燕燕,手持锦帕,将手伸到朱栏之外。



一边观察街上行人,物色目标,一边罗帕轻摇,热情招呼客官上门。



一旦有人吃不住劲,掩面而走,顿时就会引来一阵起哄和娇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