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28、信手拈来
其实二十天的创作培训班时间安排极为紧凑,不光是集中在这个美术家协会的培训基地上课,还到部队、农村、城郊、工地、企业、工矿等地写生采风。



相比其他学员抓紧时间汇报心得体会,万长生终于有种可以松口气的感觉。



加倍的把时间精力放到这些平日里比较少见的环境里面捕捉素材。



所以单论采风速写数量,本来就手快的万长生,绝对是冠军,这也频频得到了其他学员的注意。



因为这个青年美术作品的定义是四十五岁以下,其他画家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的年龄,万长生如果不是沉稳温和,看起来都跟他们孩子差不多了!



还好除了部分画家热衷于汇报工作,万长生跟大多数前辈,也同样能够在艺术创作上探讨。



特别是其中有位来自赣西的瓷器大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哥,挺热情直爽,又喜欢对万长生动手拍拍打打,万长生就经常跟他讨教些捏泥巴的技巧。



这真是形成一种巨大的扭曲反差。



只要不谈政治挂帅,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行家高手,集中起来很能够融会贯通的提高技艺。



可一旦要求在创作中强调这样那样,好多人和万长生脸上都有点讪讪。



那位瓷器大哥就悻悻:“难道还要我在盘子上刻个忠字?”



看他样子很容易按捺不住提高音量。



万长生连忙把自己的印章石塞过去,很多时候上课他就在课堂上玩印章,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不至于听着陈词滥调睡着。



瓷器大哥就纯粹是正刻着玩儿,他绝对没有万长生那种下意识就会反过来雕琢的思路。



玩了整整一节课,这位大哥专注其中,终于也没有对讲台上的说法冒出什么大不敬的词儿来。



下课时候万长生才摸出自己的印泥盒看看人家刻了啥。



结果说起来还是个大师,雕刻出来的东西简直不能看!



模模糊糊,乱七八糟,到处都是空白,隐隐约约好像有个塔。



大哥觉得丢脸:“三潭印月啊!你这都什么东西,我这是深雕精工的刀法……石头我不习惯,而且你这个石头颜色乱七八糟的,看不清我刻的什么,我们的东西都是烧陶烧瓷,哪里是拓印出来看的。”



可能万长生使劲皱着眉头辨认,又忍住笑的表情刺激了大哥,中午在餐厅吃饭的时候,这位非要想办法展现自己的成果。



两人坐在自助餐厅,从盖在馒头上到倒点汤水,各种方法都试过了,都没法让那一寸见方的石头上图案变得清晰点。



确实万长生这种练习石,都是很便宜的杂石,杂质比较多就显得很斑驳,那位大哥刻得深浅不一的图案的确很难体现。



直到最后旁边一位北方画家乐滋滋的端了盘饺子和醋过来:“今天这饺子味道正!”



那位大哥才二话不说抢过人家的醋碟子,小心翼翼的把醋倒在印章上。



咖啡色的液体,终于让深浅不一的沟槽图案呈现出前后层次来!



真的,就在矿泉水瓶盖大小的印章头上,竟然呈现出波光粼粼的三潭印月景致来,正因为醋液的深色,在米灰色的印章石上深浅不一,颜色就有了浓淡之分,这位大师手法确实精妙,近处的石塔刻得最深,自然就是最深的黑褐色,然后水面倒影是虚化模糊的沟槽,被醋液表现得就模糊摇曳,远处还有更浅的山脉背影。



这种深浅变化,确实是印泥印章在纸面反应不出来的。



赣西大哥得意极了:“怎么样?怎么样!比你个美院……我看你简历上还有雕塑系,哈哈哈!”



万长生却看着手里这堪称艺术品的一点醋,又看着旁边那位北方画家小心翼翼的抢回醋碟子赶紧蘸饺子吃。



那碟子面上正好有个疙瘩,也就造成醋液颜色深浅不一。



万长生慢慢抬手指那盘子。



没有看见印章面的北方画家,一边大口吃饺子,一边在观察这俩南方傻子,大惊失色:“我的!要吃自己去端!”



瓷器大哥转头顺着万长生的手指也看见盘子上那个烧制时候的瑕疵,再跟万长生对下眼就心领神会了:“做到这盘子上?”



万长生嘿嘿点头。



两人说干就干,立刻到外面花台里面翻翻找找,引得一班几十号艺术家都探头看他俩,还有人给这俩神经病拍照的。



好不容易找了点没有杂质的黄泥,弄点水捏吧捏吧的做成盘子,瓷器大哥就拿自己的雕刀在泥塑上翻飞。



人家这是拿了工艺美术大师的水准,精细程度不是雕塑系可以比拟的,万长生聚精会神的旁观学习。



雕塑系在意的是整体艺术呈现表达,而不是很在乎具体的技艺,这是个本质区别。



但万长生显然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这也能有限分散他的不适应感。



最终出来的小盘子就很简单了,利用这种雕琢的深浅变化,让醋或者汤汁有了明暗变化!



这里没法烧制成瓷,万长生娴熟的到外面路边买了瓶白色自喷漆,勉强弄白看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