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章 暮云集市




此地是周边村镇收售海货的聚集区之一,所以日常还算热闹。



袁抗散了神通,悄悄从某个角落出来,瞧准一间食肆,赶紧小跑过去。



食肆的生意还算不错,里间是堂屋雅座,外面搭着棚子,摆着桌椅。招牌吃食是“葱香馄饨”、“虾槌”。



袁抗闻着灶房里传出的香气,肚子更是一阵咕咕叫。终于可以好好吃一顿了!



“老板,一角金子如何换钱?”



袁抗走到柜头,低语问道。



大唐流通的是开元通宝,金银等物需要兑换成开元钱才能使用。在长安京城,一两金子可兑四千文钱。



“三百文钱。”食肆老板头也不抬的回道。



暮云集市里各地行商皆有,所以兑换金银也是常有之事。但一角金子在京城可兑四百文,到这里便砍到了三百文。



“行。”



袁抗也不反驳,伸手在兜里将金叶子掰下一角,递给老板。



这老板也是个识货的,顿时眼前一亮,轻咬金叶,片刻含笑点头道:“上等货色,客官真是大方!”



说着,自钱袋取出四吊钱,推给袁抗。



袁抗第一次用这么累赘的钱币,虽然觉得麻烦,但也只得揣着沉甸甸的钱串,坐回桌椅上。



点了两大碗“葱香馄饨”,三份“虾槌”。



馄饨是鱼虾馅,加上大葱白汤,烫香扑鼻。虾槌则是取虾皮虾仁裹上麦粉过油一炸,佐以馄饨,更是焦脆可口。



袁抗馋涎欲滴,馄饨和虾槌上桌后,立刻动筷,吃得不亦乐乎。



吃着吃着,眼光瞥处,却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以及一个流浪汉般的老翁,在旁边哆哆嗦嗦地乞讨。



小女孩面黄肌瘦,枯发乱糟糟,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只是可怜地盯着袁抗桌上的吃食,不停吞咽口水,显然是在强忍饥饿。



她身边的老翁已是风烛残年,单薄衣裳上全是破烂补丁,拄着木棍,有若一阵风便能吹倒的模样,实在凄惨。



袁抗看不过眼,招手道:



“来,饿不饿?过来,我给你买吃的!”



那小女孩畏缩地躲在老翁身后,不敢出声。



老翁听到袁抗说的话,赶紧躬身连连作揖,显得哭出来的哑声道:



“好人哪,多谢郎君开恩!多谢多谢!”



他领着小女孩来到袁抗身边,低声道:“快,快给郎君谢恩!”



小女孩很是懂事,立刻便要下跪拜首。



袁抗一把扶住,轻声道:“不用,来,坐好。老人家也坐吧,先吃了再说。”



他招来伙计,又要了两碗馄饨和两份虾槌。



片刻后,食物上桌。小女孩却仍是强忍着不敢动筷,只是眼巴巴看着老翁。



老翁又再多谢几声,袁抗将碗推到小女孩面前,微笑道:



“吃吧,小心烫。慢慢吃,不够还有。”



小女孩的脸上满是泪水,强忍着点点头。再才动筷,小口吹着,慢慢地吃着馄饨皮。但毕竟是饿了,有几次仍是烫得缩嘴,也是不敢浪费一丝汤水。



袁抗心中叹息,轻声问老翁:



“老人家,是本地人么?”



老翁摇头道:“老朽和孙女乃是登州人氏,只因战乱,逃难至此”



登州是距离东莱滩最近的州城,居然也被战火波及了。



世间王朝更迭,周而复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袁抗默然无言,不知如何安慰。



“这是三百文钱,拿着。找个地方安身。”



袁抗取出三吊钱塞给老翁,“东莱滩最近不太平,你们爷孙尽早启程,去其他州城生活。”



老翁顿时惊吓,不知所措,慌忙放下碗筷,赶紧推脱,颤声道:



“不用,不用!郎君如此恩义,老朽不敢,不敢!”



大唐开元钱一文,在太平年间可换半斤米。这三百文钱已算一笔巨款,所以老翁不敢要。



袁抗将钱串按在老翁怀中,微笑道:



“老人家收下,不必推辞。我是本地人氏,家中富足。这些钱不算多,于我而言,只是小事。”



老翁几次推辞都难以动弹,只得含泪收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袁抗已经吃完,宽慰小女孩几句后,便起身离开。



但他也没走远,在另一个茶棚角落里瞧着。



好人做到底,总要看着这对爷孙平安离开才好。



果然,不出袁抗所料。



老翁和小女孩吃饱后,将剩余的食物打包收好,向着袁抗离去的方向拜了拜,再才抹着眼泪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