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9 青鱼镇风光
吃完饭就分工干活,王老头夫妻、王志拿菜刀剁辣椒,张氏带着三姐妹下地摘辣椒。



刘氏高声道:“老头子,我吃太撑,腰弯不下。”



王老头呵呵笑,只是不敢说话,他也吃到嗓子眼了,怕一开口吐出来。心道:这样的生活才叫生活。



“娘,你休息下再干活。”李青青领着王亮、王桔去离王村最近的青鱼镇购物。



青鱼镇距离王村仅五里路,面积远没有昌镇大。



青鱼镇的地势比较低,又挨着湘河,只要发大洪水,就被湘河水淹了。



镇里的人口也远不如昌镇多。



不过,作为一个镇子,有四条街道,肉铺、布铺、米铺、铁铺、点心铺、客栈、酒楼、小酒馆、药铺、棺材铺什么的都有。



一进青鱼镇,浓郁的鱼腥味扑鼻。



街道两旁摆摊卖东西的一半是卖鱼的。这是青鱼镇的特色。



上面说了青鱼镇挨着湘河,镇里下面的几个村子有一半的人是渔民。



这些渔民分两种,一种是一年四季打鱼的纯渔民,另一种是家里有地,农忙时种地,平时打鱼,半农半渔民。



李青青上次来青鱼镇时是夏季,当时两条街道的空中飞满了闻着鱼腥味而来的苍蝇,那场面真是吓人。



现在秋季,又是早晨气温低,空中飞的苍蝇少了很多。



王亮扭头看到李青青盯着摊子上鱼看,问道:“三嫂,你要买鱼?”



“这是十多斤的大鲤鱼,一斤八个铜钱。”一个皮肤黝黑的卖鱼老妇人指着脚下两尺多长的大鲤鱼,跟问价的王亮大声解释道:“小后生,越大的鱼越贵,你懂不。”



王桔在心里算了一下,这条大鲤鱼要一百多个铜钱,开口道:“贵了。”



王亮没有钱,做不了主,看向李青青。



李青青摇了摇头,也是觉得鲤鱼太大。这样大的鲤鱼应卖给饭馆或是比较富裕的人家。



卖鱼老妇人见没有推销出去,立即指着大鲤鱼旁边的一堆鱼,这堆鱼的个头要小的多,大概两、三斤,问道:“草鱼要便宜些,一斤六个铜钱,鲢鱼最便宜,一斤四个铜钱,要不要?”



“我们先转转。”李青青不想手里提着腥味很重的鱼去逛徒,那得多味。



三个人便走了,身后人传来卖鱼老妇人失望长长的叹气声。



一个坐在小板凳上面,左手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背后还绑着一个婴儿的年青妇人,看上去二十几岁,朝李青青问道:“半夜从湘河里打上的鱼,两斤重的鲤鱼五个铜钱一斤,买多了算你便宜点,你要买吗?”



鲢鱼刺多,所以最便宜。草鱼吃草,比较干净,价格比同等大小的鲤鱼略高。



这边的鲤鱼没有土腥味。鲤鱼有一些鳞片是黄色,看着吉利。鱼跃龙门就是说的鲤鱼。当地摆酒宴用的都是鲤鱼。



年青妇人以为衣着寒酸的王家三人是给家里摆宴买鱼,所以推销鲤鱼。



“我们等会再说。”李青青发现摆摊卖鱼的多是妇人,心里琢磨了一下,就明白过来了,渔民家的男人出河打鱼很累,就由女人到街上卖。



“哦。好。”年青妇人不由得目光有些失望。



王亮特意跟王桔道:“妹妹,看见没有,渔民家的女人天天得出摊卖鱼,很辛苦。”



王桔点头。



“你可千万别被渔民家的小子给骗了嫁给渔民。”



王桔瞪眼,气呼呼伸手给了王亮胳膊一拳。



“我一片好心。你还打我?”



李青青哭笑不得,只要有王亮这个活宝在,就热闹的很。抬头看到布铺,道:“我们进去瞧瞧。”



李青青从李家出嫁时,穿的、带的衣服很少还很破烂,她甚至窘迫的没有一条底裤,连旧的都没有。



在她成亲的第二天早上给王家二老敬茶时,刘氏送给她一块崭新的红布,大概九尺。



李青青的手工活很差,她就麻烦心灵手巧的大嫂张氏用红布做了几条底裤自己穿,边角料做了袜子自己用。



张氏帮李青青做了活,没有表功,更没有讨要红布。



后来,刘氏见李青青的衣裙快要衣不遮体,就从自己旧衣服里面挑选出好点的送给李青青穿。



李青青能对刘氏、张氏好,那是因为两个妇人先对她好。



“布很贵。”王亮走在李青青身后,跟王桔小声道:“三嫂要买布。”



王桔气还没消呢,不理王亮。



正在这时,从布铺里面传出妇人的骂道:“就你这劣布,给我当鞋底都不配。永远都没人买!你永远卖不出去!”



李青青面色好奇。



紧接着,布铺里面冲出一个穿着七成新灰色绸衣的黑胖老妇人,气呼呼高声道:“拿没人要的劣布蒙我,当我是傻子!我家里有钱,我还用买劣布?”



李青青忙闪到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