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5 胡家贪得无厌
粪水溢出来,等雨停了出太阳,屋前屋后都得飘着令人作呕的粪臭,再一个粪可以肥田,不能这么浪费掉。



李老头朝李二林道:“你去借梯子!”



李大林背着张着嘴哇哇大哭的李明回来了,李珍本来已经不哭了,被李明这么一勾又哭起来。



于是,外面暴雨声噼里啪啦,家里两个娃娃哇哇大哭,吵得李家人心烦意乱。



李二林把梯子借过来,兄弟三人一起把茅厕屋顶的大洞补了补,又把粪缸浮在表面的雨水挑走倒掉。



一直忙到天要黑了,暴雨还在下。



这边的暴雨一下能下一天一夜,就是水灾,不像北方只要闪电打雷的暴雨,很快就停了出彩虹。



李家人边担忧这次的暴雨下的时间久,边开始等晚饭吃。



早上就吃了糙米饭,没有盐更没有菜,干了一天活,又淋了暴雨,累得要死,饿的要命,也别做白日梦晚饭能吃点好的……



那么多的辣椒躺在竹筐里,哪怕淋了雨的辣椒,在这样潮湿的天气放不了几天会**,李家人的晚饭仍是没有舍得吃辣椒。



晚饭是稀呼呼的稀饭,用早饭特意留下的糙米饭熬的,倒不至于稀到能当镜子照,那也是稀到一人分不到几十粒糙米。



几个小孩子捧着用了许多年缺了口子的破碗,很快就把稀饭吃光了。



大人吃饭的速度要慢些,也慢不到哪里去。



期待了很久的晚饭,就这么一下子结束了。



李老头取来火盆。火盆是石制的,比铁制的便宜的多,这可是李家的传家宝,到李老头这一代已经用了三代。



全家人就围坐在火盆边烤火,要把身上的湿气都烤干才能睡觉,不然会得伤寒,那可是要死人的病。



肚子里好歹有了点东西,又不用干活,能够坐下来烧着火歇息,这就是李家人的安逸时光。



康氏揉搓着双手、双脚的穴道,这还是五女儿李青青出嫁前告诉她能够活动血液有助长寿的保养方法,道:“不知道辣椒能卖多少钱?”



小泉村周边不是山就是泉,能种地的地不多。



李家的地东一块、西一块,合起来才四亩,还不如王家一半多。



李家的人口却比王家多。



不算出嫁的李红红、李蓝蓝、李青青三姐妹,李家现在有李老头夫妻、李大林一家六口、李二林一家六口、李三林,总共十五口人。



十五个人,十岁以上的七人,还不到一半,这七人当中还有三人是妇人。



地少人多,成年男子少,李家祖上又没有积蓄,可比王家贫穷的多。



今年李家种了两亩的辣椒,还想指着辣椒赚钱过冬呢。



李三林已经打听过辣椒价钱,今年是丰年,辣椒比往



年便宜,还是不要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家人,缓缓道:“我们家算好的,能抢在下暴雨前把辣椒摘回来。”



李老头眯眼问:“谁家没把辣椒摘回来?”



李三林道:“曲大麻子家、李大头家。”



曲大麻子是个脸上生麻子的中年人,前几天刚下过雨路滑,上山砍柴摔了。



李大头是小泉村有名的懒汉。他家就两口人,他跟老娘,有三亩地,人口少,可是他太懒不管地,就这么凑合活着。



李大林问道:“曲大麻子的腿还没好?”



李三林用不高不低的声音,道:“伤筋动骨一百天。曲大麻子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怎么也得养几十天。”



这里的人穷,穷到快死了,可能都没钱去镇里请郎中看病。



曲大麻子摔伤了,就在家里躺着,村人也不知道他到底伤到什么程度。



康氏就着火盆的光,环视三个儿子,嘱咐道:“你们兄弟上山砍柴,可得小心点。”



李三林嘀咕道:“要是有把柴刀就好了。”



前些天,李家的柴刀彻底报废不能用了。李家三兄弟上山只能用双手把树枝掰断。



邓氏轻哼一声,“柴刀,想得美?家里的钱都给你娶媳妇,还欠下债,哪来的钱买柴刀。”



李三林低下头。



他定的媳妇胡珍是胡村的小女子,长得挺好。几年前,李三林看中胡珍,非她不娶。



胡家嫌弃李家穷,要聘礼五两银子,李家给了,这门亲事就成了。



李家娶长媳邓氏聘礼是三两银子、二儿媳妇明氏的聘礼才二两银子,到三儿媳妇,聘礼竟是五两。



这还不算完,两个月前,胡家又提出要求,要李家给胡珍打三件套银首饰。



三件套就是耳环、手镯、戒指,哪怕最便宜的,合起来也得三两银子。



这下前后就八两银子。



李家已经掏了五两银子,要是不给打三件套银首饰,胡家不让胡珍嫁过来,那五两银子就白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