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01 矛盾爆发
王老头还要做买卖,晚上就没有陪王七。



王年说话难听,却最是孝顺,主动留下来守着水牛,让王七去睡觉。



次日黎明,王老头睁眼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水牛的病好了没有?



他爬起床,先去看了看自家的大黄,然后就去了王七家。



王年道:“五伯,水牛昨晚就能站起来吃草,我半夜过来看水牛,水牛在睡觉,不过,嘴巴还在动着,好像在咀嚼。我寻思水牛不应该是回光返照。”



这最后四个字真是难听。



水牛大概是听到动静,就睁开眼睛,然后慢悠悠的站起来。



王老头亲眼看到水牛能够站起来,心里一下子踏实了,笑道:“水牛的病有好转。你好生看着水牛。我做完买卖再来。”



这一日,李青青仍让王七父子给水牛喂蒜、温热的盐水。



到了下午,水牛的胃口一下子好了,吃了不少青草,拉出的粪便一半是干的。



水牛有了精神头,哞哞叫了几声。



“水牛的病快好了。”



“水牛得的不是瘟病。县城的人胡说八道!”



“太好了,我们家族的水牛活了!”



“亏得有李氏,不然水牛肯定活不了。”



族人三三两两的过来看水牛,外姓人也来了几个瞧看水牛。



之前,风氏往死里骂王七,还撺掇族人免掉王七这个族长。她的三个儿子再孝顺,这次也觉得她做的很过分,王年回到家后更是当面顶撞她,让她别这么只顾自己心情爽快,不顾整个家。



如今,风氏听说水牛的病情好转,没有过来,却是在家里抱怨老天不开眼,让王七得逞,依然能当族长。



又过了一日,水牛彻底好了,王七听了李青青的话,把水牛牵到院子,然后将生石灰撒在牛棚里,做到消毒杀菌,不让水牛再度感染细菌生病。



王族的人特别高兴,逢人就说水牛得的不是瘟病只是拉稀,现在已经病好了,马上就能下地干活。



附近村子的村民一直关注王族的这头水牛,得知水牛病好,纷纷道王族有个会给牛看病的神医,王族的人运气太好!



这事很快就传到县城,酒楼的掌柜后悔把水牛宰早了,不过,县城的人听说水牛得的不是瘟病,便不怕了,抢着去酒楼买牛肉吃食。



好在现在是开春,天气比较寒冷,牛肉吃食能放几天。



牛肉可是稀罕吃食,有钱的人当中很多人喜欢吃牛肉,酒楼的牛肉吃食全部卖掉,掌柜的一算账,除去本钱,竟是还赚了十两银子,这次真的是托王村女神医的福。



晨曦照耀大地,一望无限的水田。



王族的人赶着一头高大的黑褐色水牛快速的犁田。有了水牛当帮手,往年很累人的犁田变得轻松起来。



王族几十户人家,拥有几百亩地,水牛会挨家挨户的把地全部犁完。



王七给水牛起了个名字:大黑。



王族有了大黑、大黄两头牛,一下子在方圆百里的村子出尽风头。



从去年年底起,族里的少年找媳妇就容易了,现在更是如此。



今年新娶的媳妇叫新媳妇,去年嫁到王族来的李青青已经不算新媳妇。



李青青带着王家人在别人家忙着春耕时,把五千斤黄豆全部做成了豆豉原料,现在进行到发酵这一步。



发酵需要一个月时间。这事急不得。



李大林从头到尾跟着学做豆豉。他无法想象黄豆除了能做成豆制品之外还能做出黑色的调味品。



远在小泉村的李家办起喜宴,李三林成亲了。



新娘子叫柳花,今年十四岁,容貌很普通,嫁妆也很少,两个木箱、一床被褥、一把木梳、一张木床,压箱底的是一百个铜钱。



李家给的聘礼除了二两银子,还有棉布、糖、肉、鱼等。柳家因为家里特别贫困,嫁妆加上压箱底钱总共三百多个铜钱。



李老头夫妻看到最小的儿子李三林历经坎坷终于娶妻,欢喜的热泪盈眶。



邓氏却笑不出来,她自从知道李大林生病在王村休养的消息,就闷闷不乐。



因为李大林是长子,所以宾客吃喜宴时没有看到李大林,都会问两句。



问的人多了,李老头夫妻心里就有些烦了,认为李三林成亲这么大的事,李大林都能不回家,真是不识大体。



李老头跟李红红抱怨道:“大林那么年青,能有什么病?”



康氏道:“我看他是不是觉得王家伙食好,想在王家多呆几天。他小时候就馋,比三林嘴馋。”



这些话正好被邓氏听见,把她气得差点当场发作,幸亏李红红出来打圆场,她才没跟李老头夫妻吵架。



宾客走了之后,康氏觉得柳花刚成亲是新娘子,三天后回门,今年还要怀孕,就没给柳花分家务活,仍让邓氏多干,也不想想邓氏带几个孩子还要下地干活,根本忙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