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69 王家分家
李青青倒是挺佩服刘氏的果断。



大部分家长是疼惜爱护最弱的孩子。刘氏就是这样,在五个儿女里面,对王志付出的最多。



刘氏对王志、张氏的好,李青青一直看在眼里。



现在刘氏能想通,能主动提出分家,对王志放手,不再管王志,想必刘氏的心里很不好受。



同时,李青青好奇分家之后,王志、张氏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王志、张氏都是勤快人。王志可以在作坊批发包子到外面卖,还可以在作坊找活干。想必,生活不会差。



日薄西山。天气燥热。地面被白天的太阳晒的温热。王族的祠堂门前,王村的人已经从王七的嘴里得知今晚开祠堂的内容,均是十分惊诧。



“五叔家要分家了!”



“啊,你不是骗人吧,五叔家怎么会分家?”



“我看五哥早有分家的想法,五嫂一直按着五哥,不让五哥提出来。”



“五伯家里真分家?怎样分家法?”



“不知道村里的老宅分给谁住?”



“王亮还没娶媳妇,五叔就要把家分了。”



“我浩哥不在家,这事我浩哥能同意吗?”



“不知道老五、老五媳妇怎么想的,好端端的要分家?”



王老头、王志、王亮在众人的疑惑声中走进祠堂。



王老头两条粗眉毛动了动,明显是想要笑,却忍着笑。



王志表情有些木讷。



事情完全出乎王志的意料。



王志从小到大都是在刘氏、王老头的跟前生活,除了要生儿子这件事外,别的事他没有任何主见。



现在刘氏提出要分家,王老头欢喜的同意,然后老两口分别通知儿女。



今天是王志提出不想住新宅,也是他同意去县城租房子单独住。刘氏说王志这样做跟分家没什么区别。



哪怕王志心里非常不愿意分家,也说不出口。



分家的事就这么定了,就这么不到几个时辰上了祠堂。



这时,王志发现自己非常恐惧分家后,将会独自面对困难。



王亮脑海里是刚才王大脑袋打趣的话,“亮子,你们家分家后,五叔、五婶肯定马上就会给你定亲事娶媳妇。”



还有他回复王大脑袋的话,“我要读书,我可没心思定亲事娶媳妇!”



王亮在想,分家后,他还能顺利上县城的学堂读书吗?



父子三人只有王老头兴高采烈。



李大林站在祠堂门外,听着里面的动静。他旁边还有王桔、李欢、王盼弟。



王家。刘氏、张氏、李青青几个女人坐在大厅听着王桔、李欢、王盼弟陆续从祠堂回来传来的话。



王家分家很平静,不像别人家分家吵吵闹闹,甚至打起来。



王老头一人说了算。



当然,他说的就是刘氏的安排。家里的银子、田契都在刘氏手里,分家自是刘氏决定各分给三个儿子多少。



刘氏手里有良田二十五亩。本来只有十亩,前些天买了十五亩。



刘氏手里还有二百三十两银子。



她把良田、银子分成五份。她跟王老头算两份,三个儿子每人一份。



家里的这座宅子。现在属于她和王老头,等两人百年之后归王浩、李青青。



半个时辰后,王老头父子三人回来了。



王老头本来想哈哈大笑,可是见刘氏红着眼睛,竟是又哭了,王老头哪里还笑得出来,连忙过来安慰刘氏,“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婆子,你别想太多。他们都会过的很好。”



王志的恐惧心情在祠堂听到分到的田产、银子时,少了一些。



他没想到能分到5亩良田、46两银子这么多!



简直太多了。



他以为最多3亩地、5两银子。



现在这么多的良田、银子,给他壮了胆。



王亮进来就朝李青青感激道:“谢谢三嫂。”



刘氏高声道:“是。你是该谢青青。还有你,王志。你们兄弟都应该好好感激青青。去年这个时候,我和你爹只有十亩地、不到一两的碎银子。现在我和你爹能拿出这么的地、银子分家,都是青青给的。”



这几个月李青青陆续给了刘氏三百多两银子。



已经成年成家的王志没有给过刘氏一个铜钱,分家了,刘氏还要给王志银子。



未成年的王亮也是如此。



刘氏要把话说在明处,一定要让王志、王亮领下李青青这个大大的恩情。



日后,李青青要是赚了很多的银子,刘氏希望王志、王亮看着不要眼红,更希望王志、王亮想想今日的恩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