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368 婆媳相处
王老头很是豪迈的道:“亲家,你不用管了。我出来时跟我家老婆子商量好了,得让亲家你也过上好日子。”



其实在王浩当上七品军官时,王老头、刘氏就打算给李老头夫妻捎过来二十两银子(见315章),让他们买良田,或是把家迁到红石村。



李蓝蓝道:“娘,看到没有,有女万事足。只是青青就让你什么都有了。”



“是。我做梦都没想到,我能沾青青的光住上山外的新房子。”康氏内心终于有些触动,算起来她已经一年多没见到五女儿李青青,听说李青青怀有身孕,这是李青青的头胎,也不知道李青青有没有吃胖,希望李青青能够顺利生产。



邓氏道:“光是青青好,不行,还得妹夫好,亲家公公、婆婆好。”



康老头望向康氏的目光充满羡慕。



李大林三兄弟、李红红姐妹齐刷刷的给王老头鞠躬行礼,“多谢!”



王老头收获一堆的夸赞后,就带着儿子、奴仆离开小泉村。



艳阳高照,万里无云。连续十天的雨夹雪天气之后,迎来了两个大晴天。



和县王家。



王老头、王志、王亮及众奴仆不在,整个王家像少了什么。刘氏心里盼着夫君、儿子快些回来,不过,当着李青青的面却不曾说。她还一个劲的安慰李青青,让李青青莫伤心难过。



这次要不是李青青怀着身孕,小泉村又在深山里面,按照大唐国的风俗,李青青必须本人去给李老头奔丧磕头送葬。



刘氏拉着李青青的手在院子里晒太阳散步,道:“亲家明年就知天命,这个岁数去世不算年青。你不要太难过。”



大唐国的人寿命短,又因为北方特别冷,所以南方人的寿命比北方人长。



湘城一带的人,平均寿命三十一、二岁。(网络资料: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以上数据来自1996年第5期《生命与灾祸》中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



李老头今年四十九岁,超过平均寿命十七岁,算是寿命长的。



并且李老头已有八个孙子、孙女,三代同堂,完成了李家的香火延续,没有什么遗憾。



李青青眺望碧蓝天空,她初到大唐国时,小泉村的天空也是这样晴朗,李老头是原身的爹,跟她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



哪怕李老头、康氏对她那么凉薄,她看在原身的份上,出嫁前,仍是告诉康氏一些医学常识,怕李老头、康氏等人冬天得伤寒死亡。



后来,王浩瞒着她给李老头、康氏送去她制的药。



再后来,李大林、李二林也把她制的药托人给李老头、康氏带去。



哪知,李老头死在出小泉村的山路上。



人算不如天算!



唉,李老头就这么去了。好在没有受大罪,没有痛苦。



至于奔丧、拜祭什么的,前世身份是孤儿、当过军医的李青青不重视人死的身后事。



李老头已经去世,不知身后事,李家人无论做什么,也无法改变李老头去世这个事实,也不可能让李老头知道李家做了什么。



李家人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给小泉村看的,给活着的旁人看的。



刘氏见李青青不吭声,以为李青青思念李家人,便道:“我给你说个事,我和你爹叫冯远帮忙在红石村找了一块地,我和你爹已经买下了,等你爹回来,我们就在那块地盖座房子,送给你娘,地契写你娘的名字,这样以后你娘跟大林一家人住。大林是长子,你娘得跟他一家人住。”



李青青内心惊诧,问道:“需要多少银子?”



刘氏豪爽的一挥大手,道:“青青,你就别管了。我和你爹出这笔银子。我和你爹很感谢李家生养了你。我们家现在过的这般好,比李家强太多了。我们家得帮一下李家。”



李青青心情有些复杂,道:“娘,你和爹可真是……”



刘氏道:“你放心,你爹会问亲家,要是亲家同意,我们就盖房子,要是不同意仍要在小泉村住,我们便由着亲家。我们不会勉强亲家。”



“好的。一切听爹娘安排。”李青青说至此,心里感激刘氏、王老头的好心好意,还为她想的这么周全,再看李老头、康氏,真是相差太多,感慨道:“我大哥、三哥那天去小泉村时给我念叨了几句,他们最迟明年开春就在红石村买地盖房子,把我娘家娘接过来。没想到,你和爹做在他们前面。”



李青青每月给李大林、李二林开五两银子的工钱,并且时不时的把病人送的礼物分给他们一些。



李大林、李二林完全有能力自己买地盖房子。



李青青压根没想给两个哥哥买地买房子。



现在刘氏夫妻买了地,还要盖房子,送给康氏,让李大林一家人住进去。



刘氏微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和你爹对亲家做的事,就等于是你和王浩做的。”而后俯在李青青耳边低声道:“这样外面人也不会说你们什么。”



王浩是六品军官,李青青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