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371 全部出村
李青青心里感激,跟刘氏道:“多谢爹、大哥、弟弟,也多谢娘。”



刘氏特意拍拍李青青的小手,还用自认为是很温柔的声音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就希望你好好的,你好,王浩就好,我们也跟着好。”



“好。”



刘氏道:“不好的事就过去了。往后亲家娘跟着亲家大哥住到红石村,就都是好日子。”



王月、王桔也跟着安慰李青青。这几日,她们姐妹只要手上没活干,就会陪着李青青。



李青青得了婆家人的再三安慰,再得知婆家为娘家做的事,因为李老头去世、柳花母女死亡的不愉快、伤感减少了。



她回到自己住的院子,在听完张宝禀报这几天吊唁的经过后,心里更加有数了,吩咐道:“我想不见李三林,不要让李三林进门。”



李三林失去媳妇、女儿,听上去很可怜,可是李青青丝毫不可怜李三林,反而认为是李三林没有照顾好怀孕的柳花,导致柳花一尸两命!



李青青现在是孕妇,还怀的是头胎,不想因为李三林动怒导致对胎儿不好。



没必要为了李三林这样的人气坏身子。



小泉村。连出了几天的太阳,村里的积雪仍未完全融化。



李老头的头七过后,李大林、李二林把李家的六亩田以每年六百斤稻谷或一两银子的价钱租给了同村的村民,然后把孝服穿在里面,外面罩上平时穿的衣服,锁了家门,带上家人、李大头离开。



自此,李老头这一脉的人全部离开了小泉村。



初冬,没有飘雨的天空,干净清爽,阳光照耀大地,山下比山里的小泉村暖和多了。



官道人来人往,许多年没有出过小泉村的康氏站在路边,看着一辆辆的高大的马车、驮着货物的骡车驴车行驶而过,竟是心生怯懦。



等康氏看到李大林高声拦住两辆驴车、一辆骡车时,惊诧的眼睛圆瞪,这还是她的大儿子吗,竟然变得这般勇敢!



三个车夫叫道:“要是去镇里,大人两个铜钱,小孩子两人收一个铜钱!”



“你们要是去的再远些,可不是这个价。”



“这鸟挺漂亮,哈哈,鸟就不收钱了,你们别让鸟在我车上拉粪。”



李大林大声道:“我们去和县,今日就得到!”



赶骡车的中年汉子打量李家人,有老有小,穿戴有的好有的差,再看看李家人身后的小道,这条小道是通往小泉村,那个村子可是穷的不得了,道:“和县很远。这得算包车。价钱高!”



李大林都当了几个月的包子作坊管事,这点包车钱真不算什么,道:“你开个价。”



中年汉子有些激动的道:“七十个铜钱。老弟,不是我多要你钱,和县太远,来回一百多里路,我晚上还得赶路回来,这一累明天半天就得歇息不拉人!”



两个赶驴车的也跟着帮腔。



李大林跟三人搞了搞价,最后每辆车六十五个铜钱,三辆共一百九十五个铜钱。



三个赶车人脑袋凑在一起,道:“我还没去过和县?”



“我去过,你跟着我的车走就行。”



中年汉子问道:“老弟,你们这是走亲戚还是搬家?”



李大林答道:“搬家。”而后把有些恍惚的康氏、惊呆的李三林、有点畏手畏脚的李大头,及他们的行李、包裹都送进骡车。



这回康氏把小泉村的所有衣服、棉被都带上了,东西很多。



骡车比驴车大,能装行李、包裹。



李大林、李二林两家各坐一辆驴车。



邓氏在车里小声跟李大林道:“要是我们穿孝衣坐车,价钱更高吧?”



李大林点头。



邓氏见又能省下钱,笑道:“还是二林聪明懂得多。”



途中,李二林出了八十几个铜钱,在镇上的一家小酒馆请所有人吃了顿简单的饭菜,菜是辣椒炒鸡蛋、萝卜丝炒肉、鲤鱼烧豆腐、炒青菜,主食是精米饭。



因是镇里的小酒馆,所以价钱比较便宜。



就这般已经把康氏震惊的半天嘴巴都合不拢。她再看两个儿媳,均是一脸淡定,看样子不是第一下在酒馆吃饭。



康氏一边吃一边道:“太贵。这一顿饭就够我们在村里过半年。”



明氏劝道:“娘,你就听大哥、二林安排。”



邓氏直接道:“娘,又没花你的钱。你直管吃就是。”



康氏不再吭声。



李老头去世后,康氏发现李三林压根靠不住,决定离开小泉村,跟李大林一家人过,让李大林给她养老。



康氏跟两个儿媳妇说话就没以前那么硬气、强势,特别是跟邓氏说话软和多了。



邓氏吃完饭,还特意跟康氏道:“娘,等你去五妹家,可不能张口闭口说贵呀什么的,别让王家的奴仆看我们李家笑话。”



明氏也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