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396 奉令接人
此事一出,洛城百姓无不惊恐慌乱。



一些富贵人家开始让子孙带着珍宝南下。



王浩去粮铺找余掌柜时,几百个抢购粮食的百姓把门口围的水泄不通。他都挤不进去。



这时,一支穿着盔甲、手持长枪几十人的军队跑至,为首的青年军官拿出盖有豫军军印的文书,宣称余掌柜粮铺的所有粮食被豫军征用了。



几百个百姓在军队的威逼之下,不得不离开。



当日,不止是余掌柜的粮铺,整个洛城的粮铺都被豫军征用。



豫王府的人并没有把所有征用的粮食送至前线,而是统一管理,每天在指定的地方以平时的价格向老百姓出售粮食,老百姓按照户籍证买粮,一人一个月只能买十五斤粮食。



没有粮食可卖,已经把粮铺关闭无事一身轻的余掌柜在粮铺的内厅跟王浩道:“坐阵豫王府的是第一幕僚庞庆。此人是异人之徒,精通占卦,擅长谋略。”



“他怎么没跟着豫王的大军?”



“豫王防着我们家王爷从南边打过来,就让庞庆坐阵豫王府。”



“听闻豫军十五万,应该不止这些?”



“十七、八万是有的。这次豫王带去打国都的有十五万,只留下三万驻守洛城方圆几百里。”



外面流传的十三万豫军北上,其实是十五万人。



王浩有些激动的道:“好时机。”



“就看王爷、吴先生如何决策。”



没过两日,余掌柜竟是主动派人给王浩带信。



王浩立即去了余掌柜在口信里说的地点,城北一条偏僻街道的一座三进的宅子。



这条街道住的大多是洛城的本地人,只有两、三个是外来户。余掌柜就是外来户之一。



开门的是个青年,此人是粮铺的小二,真实身份是消息分所的低级线人。



很快,王浩就在大厅见到了余掌柜及一名个子不高,但是容貌十分英俊的少年。



少年十五、六岁,一袭黑衣,玉面朱唇,一双会说话的桃花眼,皮肤十分白净,雌雄莫辩。



王浩从未见过这么美的少年,且觉得有些眼熟,问道:“这位是?”



少年起身,鞠躬行礼,声音清亮,道:“吴子墨见过王队。”



余掌柜指着吴子墨跟王浩笑道:“王队已是第二次见他。第一次是在寻芳阁。”



王浩搜索脑海里的记忆,那日在寻芳阁最打眼最英俊的少年是已死的大惹祸精--徐安顺。(见385章)



他清楚记得徐安顺穿的是紫衣,且容貌跟吴子墨一点都不像。



吴子墨腼腆的脸红了,轻声道:“金香梅。”(见第383、384章)



王浩十分惊愕,原来金香梅是男扮女装,天,那么多人都没看出金香梅不是女人而是少年,再者金香梅唱曲明明是女子的声音……半晌,问道:“死而复生?”



吴子墨连忙解释道:“不曾真死,只是假死,骗了那些人。”



王浩脑子飞快转动,而后望了一眼余掌柜。(385章王浩提起金香梅,余掌柜没有接话。)



余掌柜从袖口里拿出几张纸条,按着次序,摆在桌上,交给王浩,低声道:“上面是吴先生下的新任务。此次新任务,由您带队,分所派出十人。”



王浩立即看着拼凑起来的纸条,共是十句话,内容是速赶至晋、豫交界处的官道接应从国都而来的郑家车队,然后平安护送至湘城郑府。



余掌柜补充道:“郑家就是湘军那个郑家。我所知的郑家车队里面有郑建英小将军夫妻。”



闻言,王浩激动的道:“小郑将军!”



王浩不但知道郑建英,还见过郑建英本人。



前年,王浩所在的军队奉令围剿昌城叛军,其中一支队伍的主官就是郑建英。



那次,郑建英摔落悬崖生死不明,郑建英的夫人景氏伤心过度,在济河东桥跳河,被李青青所救。(见164、165章)



没过多久,郑家人顺着悬崖下的河流找到奄奄一息的郑建英……



后来,王浩听亲兵队的郑锋说景氏带着郑健英离开湘城,去全国各地求医。



原来,郑建英夫妻竟是跑到几千里外的国都求医。



如今,豫军北上攻城,一路战火。郑建英夫妻从国都出南下,肯定会遇到豫军。



凶险难以预料。



余掌柜道:“小郑将军曾经在洛城求医。当时,我为了不暴露身份没去看望他,不过,我委托朋友给他带口信,让他去找哪几位名医。”



王浩蹙眉问道:“小郑将军患的什么病?”



余掌柜感慨道:“他腿骨断了,无法站立,脑袋也出了问题,时常失忆,不认得人。”



王浩长叹一声,这就跟余掌柜要人。



余掌柜一边请王浩去另一个房间见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