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53 立个字据
邓氏道:“真是不想再受气。气大伤身。我怕住这宅子少活几十年。”



邓老三低声道:“不行就写个字据,你们给你婆婆养老,以后这宅子归你们,你婆婆在字据上面按个手印。”



邓老大直朝邓老三摇头,道:“别逼她婆婆。”



邓老三道:“有这个字据,她婆婆就不会老想着小儿子,这人吧,越老越糊涂,越老越任性,还是立个字据的好。她们夫妻要是不好开口,我去跟二林说,二林能行的。”



邓老二问道:“她婆婆要是接受不了又哭了怎么办?”



邓老三道:“她婆婆为了小儿子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我去跟二林说。”扭头望向邓氏,问道:“妹妹,你要是同意,我这就去找二林。”



邓氏犹豫了一会儿,觉得邓老三说的对,就点头。



邓老三立即让李欢带着他去李二林家。



邓氏在厨房做饭,因为心里有事,炒青菜肉片时多了两把盐,反应过来,只能往里面倒了两瓢水,变成了青菜肉片汤,就是青菜太嫩都煮烂了,卖相不好看。



她只是做了个青菜肉片汤、烧了豆腐肉片的功夫,邓老三、李欢、李大林就回来了。



邓老三笑哈哈拽着李大林来到厨房,道:“二林写的字据,李欢奶奶在字据上面盖了手印。现在字据在妹夫身上。”



邓氏还怕李大林认为邓家人逼康氏了,说话竟是有些局促,道:“那个,王叔、刘婶给娘盖新房时就说好了,我们给娘养老,这新房是给我们,跟李三林没有任何关系。”



李大林微笑道:“娘说她从未想过把房子给三林。舅舅刚才跟三林要到租房钱。舅舅把租房钱给我了。”拿出字据给邓氏看过后,就去卧房把字据收好。



他们夫妻本来下定决心不要这座房子,然后搬出去自己盖。



没想到竟然大转折,不用搬出去,还得到这张有康氏手印的字据。



邓氏等于吃了定心丸,欣喜之余,切了王家送来的四只卤鸡、三十个金玉满堂(咸蛋),让李欢姐弟去叫人,道:“我们家大,桌子也多,让你奶奶、叔叔他们都来这边吃。”



邓家人帮着李大林摆桌椅,笑道:“你家和二林家住的近,就是方便。”



很快,康氏、康老头、李二林一家人、李大头、明天亮就过来了,除了康氏、康老头外,每个人手里不是端着菜,就是拿着碗筷什么的。



康老头进了大厅一声吼,叫他儿子、孙子赶紧去李二林家帮忙拿东西。



康老头的三个儿子、六个孙子浩浩荡荡的冲向李二林家。



康老大、康老二直接把装有一锅米饭的大铁锅抬着朝李大林家冲。



两个人在村路上就兴奋叫道:“我要是放开吃,能吃光这锅饭!”



“我最喜欢吃没有糙米的精米饭,没有菜,我都吃得几盆。”



有几个村民路过,用探究的目光打量康家人,嘀咕道:“这群穿的跟叫花子的人是谁家的客人?”



“这是从哪个山里跑出来的,穷的衣不遮体?”



“他们的脖子生得好粗。”



闻言,康家人神情窘迫。



他们穿着破旧的草鞋,身上的衣裤破破烂烂。



在来红石村之前,康老头叫他们不要出门,怕被村民看到后看不起康氏。



这要不是康老头叫他们去李二林家拿吃的,他们不会在村里到处走。



康老大催促道:“快走。”



康老二粗声粗气道:“再快些,我的鞋就飞出去啦。”



几个村民见这群叫花子一样人进了李大林的家,均是疑惑他们跟李大林什么关系。



康家人的心情有点不好,但是进了大厅,闻到肉香,再看到两张八仙桌上摆满菜肴,鱼、肉、鸡、蛋,这些只在梦里出现过的美食应有尽有,特别丰盛,顿时,眼睛冒光,狠狠咽了几下口水,亢奋欢喜的快忘记自己姓啥。



康老头过来跟儿孙们道:“偏厅摆了一桌,菜也是一样。米饭煮了三大铁锅。”



康家六个孙子忍不住摸着肚子,道:“爷爷,我快要饿死了。好想吃。”



“什么时候能开饭?”



“姑奶奶家给我们一天吃三餐,对我们真好。”



李大林请康氏、康老头坐在大厅的主桌,而后他、李二林、邓家三兄弟、李大头、明天亮也坐这桌。



康家另外九人坐大厅的另外一桌。



邓氏、明氏带着八个孩子、邓家的三个小辈在偏厅挤一桌。



开饭前,李二林让李大林站起来讲几句。



李大林当了几个月的管事,可比在小泉村时有能耐,人多的场面能放开得多了,张口就是感谢长辈、亲朋好友,然后就是祝福的话。



康老头激动的带头鼓掌,还跟康氏道:“大林、二林好样的,日子过得这般好,以后会更好!”



众人均是欢呼鼓掌,一墙之隔偏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