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69 回娘家拜年
刘氏吓的打了个寒颤,面色苍白,连活该的话都说不出口。



王浩道:“娘,这事我连青青都没说,怕吓着她。我寻思,这事能不能告诉大哥?大哥一心想要儿子,我想让他知晓儿子再多,若不孝顺,还不如没有。”



刘氏一直很生气埋怨长子王志非要生儿子,大年三十打在王志身上,疼在她这个当娘的心上,这回正好有出息的三儿子王浩回来,可以一起说服王志,便道:“你这就把他叫过来。我们一起说他,让他断了非生儿子不可的心思!”



王志在王老头那里受了一场惊吓,没过一刻钟,又在王浩、刘氏这里受到更大的惊吓。



同样是儿子,哪怕曲山柱弃养王志,又要害王志,这般王志都没有半分念头要杀死曲山柱。



反倒是曲山柱辛苦养大的那五个儿子把曲山柱杀死。



王志惊恐无比,喃喃道:“太残忍,太可怕。”



刘氏板着脸道:“王志,你要是再想生儿子,你就想想你生父曲山柱的下场!”



王浩也道:“大哥,你好好的跟大嫂过日子,把四个侄女养大,不要再想生儿子,不要被坏人利用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不要让大嫂伤心,不要走曲山柱的老路。”



其实王志在大年三十被刘氏狠狠打了一顿后就想通了,不再执着生儿子。



现在王志再被刘氏训斥,被王浩警示,心里就彻底打消生儿子的心思。



只是王志不是那种会表达的人,他不会当场表态,只是轻轻点头。



刘氏等王浩走后,又苦口婆心的道:“王志,你幸亏跟你爹姓王,上了王族的族谱,成了王族的人,若不是这样,这回就会受老王八蛋的牵连,你该怎么办?”



王志后怕的长叹一声。



刘氏道:“你姓了王,就不能做出丑事给王族抹黑。不然,你爹的脸往哪里搁!”



王志想到自己成了王族的人后,没有做过一件给王族增光的事,愧疚道:“是。”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红石村。



李二林已经开始砌新房。



李红红、李蓝蓝则在租来的房子里,一起指着李三林鼻子骂。



大过年,李三林哭了好几回,眼睛红肿。



王浩、李青青带着两个奴仆来到红石村。



本来王浩打算过几天再来,昨天得知赵安出了湘城,吴应海坐守湘王府。



赵安与吴应海必须有一人留在湘城。



王浩认为近两日吴应海不会离开湘王府,便赶紧串门看望亲戚。



李青青也想给康老头拜年。



康老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这样还瞒着媳妇大柳氏,悄悄给李青青送了压箱钱,就冲这一件事,李青青就得认康老头这个舅舅。



夫妻二人让奴仆拿着礼物,一起进了李大林的门。



这是李青青第二次登门,同行的还有王浩。李家人特别高兴。



李家的成年男人都去建房子。



邓氏赶紧打发儿女把李大林兄弟叫回来,又特意放了一挂鞭炮宣告家里来了贵客。



康氏穿着新衣,整个人有些喜气,跟之前为李三林事生气哭泣截然不同。



康老头穿着李二林的衣服,总算不像叫花子了。



他见到贵气逼人的李青青,震惊、欢喜。



康老头是穷,也爱钻营,可是没有想过赖上李青青。



康老头的心愿很简单,就是让家里的人能吃饱饭,不再饿肚子。



邓氏激动的跟康老头道:“我五妹夫的官职比县令大人都高。”



康老头朝王浩鞠躬作揖,王浩怎么可能受长辈的礼,连忙扶起康老头,还向康老头行礼跟着李青青一起叫“舅舅”。



康老头直道:“使不得。”



“舅舅快坐着说话。”李青青送给康老头二两银子,见康老头精神还行,就是瘦的像竹竿,脸色也是呈菜色,这是营养不良。



她记得前年未出嫁时,康老头没这么显老,脸色也没这么差。



康老头得了银子,欢喜之极,一个劲的跟康氏道:“瞧瞧青青对我们多好多大方。”又跟李青青解释道:“你表哥他们在挖地,等收拾干净了再来见你。”



康老头年龄太大,就不干挖地的重活。不然他也在建房的现场。



康氏见王浩的目光一直追着李青青,便知道王浩很喜欢李青青,这样最好不过。



都是自家人,李红红、李蓝蓝跟李青青自是不见外。



李红红道:“我和蓝蓝大早上过来,问三林昨天自己弄饭吃了吗,你猜三林怎么着,三林吃的田秀才家的饭!田秀才跟林婶刚来红石村,家还没有收拾利落,三林就去蹭吃喝,简直丢人!



我和蓝蓝把三林骂了一顿,让三林要么去买米买菜自己做饭,要么给大哥或者二林交几十个铜钱当伙食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