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2章 几乎完美
贾诩身为主编,竟然亲自写下了那讨伐袁绍的撰文,更是刊登在了头版之上。



曹昂把贾诩弄来做报纸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贾诩本身不受重用、而曹操身边顶级谋士太多,贾诩能发挥的作用,与郭嘉、程昱、荀攸重叠,有点浪费才华。



一方面是贾诩特别擅长揣度人心,深谙人性本质,擅长利用人心的弱点、支配情感,本身又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文士,实在非常适合这个岗位。



贾诩撰写的这篇讨伐袁绍的文章,一经发表直接炸开了锅。



“袁绍这个逆贼!”



“袁贼丧尽天良,不得好死!”



“这表贼不忠不孝不义、欺君罔上、勾结悟逆、谋害忠良、万恶不赦!”



“没曾想,堂堂汝南袁氏,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更满天下,竟出了衰绍袁术二人,如此让人不齿,当满门抄斩!”



“曹丞相亲征,乃民心所向、天命所向,必胜无疑,我等就等若袁贼伏诛吧!”



袁绍原来的形象一落千丈。



而曹操的形象瞬间强大了起来。



在此之前,各地都有关于那袁绍的反动情绪。



现在文章一发表,那反动情绪瞬间高涨,势如破竹。



接下来几天之内,便会以惊人的速度,烧遍整个中原,烧遍大江南北!



虽然这些舆论十分的强大,但是想要光靠这些舆论就将那袁绍给打败的话,还是有些太假了。



不过舆论的压力对于袁绍也是有着十分深厚的影响。



此外刘表、孙策、关中诸雄他们为了明哲保身更是直接远离了袁绍,生怕引火烧身。



假如说十日报成功的激起了民愤,产生了舆论的,给曹操袁绍之间的战争添了一把火的话。



那《许都文学报》在士子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让不少读书人惊喜不已。



对于这些个士子来说,十日报虽然不错,但是内容有些复杂,还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相比之下,那文学报就简单多了,除了文学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文章。



现在许都的舆论已经水深火热,对于那曹操还有袁绍二人的战争。



但是那杨修除外,他觉得这两个人都不咋地,有这些时间还不如看看文学报呢,这才是他心中向往的东西。



“哈哈哈!妙哉,妙哉,这才是报纸,这才是符合我口味的报纸!”



杨修大致的撇了一眼,随后赞不绝口。



随后,那杨修便开始仔细的看精品文章以及解析评论。



开头的第一个便是曹操写的《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是曹操在中平六年的时候,讨伐那董卓所创。



曹操部队被击溃战事不利时所写。



他仍然心怀大义,描述战争惨状,悲悯百姓,表达对盟军军纪混乱不满,充分揭露了战争残酷,让人毛骨悚然。



这拍在第二首的是曹昂的新作《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愤看秋月春风。一壶油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整首诗给人一种豪放,自由,畅快的感觉。



杨修的心里虽然是有些不服气,但是这文章确实写得很好。



这个混蛋诗词写得是真塔喵的好!



文体风格自成一派,现如今在士族群体中,已经开始流行起来。



杨修怀着嫉妒的心,也尝试写过一些诗词,但是他不管怎么写都写不出曹昂的那个感觉。



为此,杨修的内心十分煎熬。



和曹昂相比,之前还十分气势的杨修,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不管是才学还是家庭皆是如此。



杨修此时的内心极度崩溃,但他还是忍住看了下去。



为将第一期文学报做出最高质量、打响名声。



曹昂免不了塞入大量抄来的精品诗歌,所以诗词版块当中,几乎一小半是他的作品,而且每一篇都堪称极品佳作。



杨修看的是上气不接下气,差点没一口血吐出来。



杨修甚至认为这曹昂是不是神仙,简直太变态了!



自己还是不要处处与他比了,否则再这样下去,非要英年早逝不可。



不得不说,有曹昂填充作品瞬间便让那文学报诗词版块质显奇高。



光这些作品足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引起无数士族以及曹昂的迷弟迷妹、崇拜者争相收藏报纸,从而为文学报达成完美开局进而牢牢撑起一片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