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看到了表演之后,同样是十分的惊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能够编排出这样的剧种来!
荀彧坐在一旁,举起的酒杯也停留在了半空之中,面色惊讶,有话说不出来!
在这大厅之中的众人,在看到了这表演方式之后,无不大开眼界。
难道这就是话剧吗?
难懂这就是曹昂公子心研究出来的新剧?
实在是太震撼了!
随后在舞台之上的那几个话剧演员便开始了互动。
那些个话剧演员用极其夸张的神情,还有让人感觉舒服的语气。还用对话的方式来推动故事。
在这其中,还夹杂着歌唱音乐,整体给人的感觉便是厚重。
所有的东西加在了一起,配合的还十分巧妙,整个故事被娓娓道来,让观看的人拥有非常强烈的代入感!
现场众人。
绝大部分都看过那《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于这样新颖的方式更是喜欢。
就连那许褚、夏侯惇这般的糙汉子,他们没有看过文字版的,却也被这话剧形势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吸引了。
要知道,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有大把的游戏、有大屏的电影院,有各种影视资源,话剧依然有生存空间,广泛流行各大副院、校园。
甚至。
从某种意义上讲,那相声也是属于话剧的一种。
这足见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经典。
汉代人哪里见过这样大胆又超前的表演方式?
梁祝的故事本来就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对没有被海量、影视剧洗礼过的现代人来说更是难以超越的经典。
以话剧形势表现。
故事生动化、可视化。
无疑大大放大了它的美丽。
此外这场话剧的编导是貂蝉、蔡琰。
貂蝉负责大纲、歌唱部分,蔡琰负责台词,以及奏乐的部分,两人付出很大心血,又有曹昂的帮忙指点,可以说近乎是完美的。
故事流畅,层层推进,一场场、一幕幕,英台出门、草桥结拜、高山流水、十八相送、思祝下山、楼台相会、山伯之死。
现场绝大多数人无不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刘协这位梁祝粉丝更是无比投入,时而微笑,时而大笑,时而激动,时而扼腕。
很快话剧进行到了末尾。
后台:
“靈耗惊闻魂魄消。”
“泪飞倾盆空嚎。”
“楼台一别成永诀。”
“生死无绿难到老。”
祝英台上场,此时的她悲伤不已,跪与坟前:
“梁兄——梁兄啊!为什么,以心相许成永诀,阴阳阻隔难到老。”
“为什么,地老天荒牵手情,生离死别在今朝。”
“为什么,你我难寻同船渡,茫茫红尘孤魂飘。”
祝员外于后台喊道:“人死不能复生,你须自己保重才是啊!银心服侍好小姐,接到马家叫拜天地。”
银心上场,为祝英台穿是新娘服装。
祝英台:
“老父逼嫁声声紧,大红花轿门前停。梁兄为我身先去,又怎能身穿嫁衣马家行?”
“梁兄啊,与子借老生前订,执子之手不了情。”
“我定要黑坟碑旁立红碑,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生死永随梁山伯!”
“梁兄,英台来也!”
祝英台走进裂开的墓室。
尾声
奏乐响起。
“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
“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
“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
曹昂看完非常的满意,忍不住鼓掌起来。
“好!”
这话剧的质量,哪怕就算放到后世也很高了,貂蝉编曲与分场恰到好处,蔡琰修改的台本更是堪称经典。
无论台词还是旁白,无论文笔还是内涵都极深,情感丰富、表现强烈,特备适合舞台,让人不得不惑慨:真不愧是汉末第一才女。
看完话剧在场众人都被意撼了,不少人都在默默地掩面拭泪。
甚至那个十分凶猛,一个壮汉级别的许褚,在看到了这样的场面之后,都有些震惊不已。
那些观看的宫女太监,都对此十分的感动,最为感动的还是那天子刘协,此时的他已经是顾不得天子的形象,从而放声大哭!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