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2章 战船做好了
张鲁的天师道(五斗米教)。



相比张角的太平道来说更正统。



有曹昂亲自插手制定教义、加以魔改,使之极具有传播性,又能避免干涉政治,反而能成为朝廷的特殊武器,也有利于在乱世之中安抚百姓。



曹昂问道:“我离开这段时间,可有什么大的变化?”



诸葛亮早就做好工作汇报的准备。



大变化实在是太多了。



文化商业层面,许都如今印刷出版已经越来越成熟,纸质书已经彻底取代竹简创作风气变得非常多样化,尤其是以大乔杨修为首的创作,如今广受欢迎。



许都歌剧院已经全部落成,歌舞、音乐、戏曲、话剧、杂技的歌表演,如今已经开始充分融入人们生活,大大提高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



除此以外,第一批专利商品已经上市,大大方便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也大大提高生产力,更为朝廷创造惊人税收。



学校方面也已经正式开始上课,许都学院的学生在短短几个月间,竟然已经突破万人,其他科研、科技、生产、制造领域突破。



“第一批蒸汽战船制造成功,我们经过秘密的测试,虽然有一些缺陷,但性能非常好,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诸高亮说到这里的时候,就算是他也满脸的兴奋。



“普天之下没有比这更好的战船!只要改进缺陷、扩大生产,荆吴水师,不足为虑!”



曹昂对新船十分关注,淮南造船厂经长达八个多月的筹建以及准备,现在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且高效的生产线,固绕造船厂工作的劳动者以及工人多达两万余。



这种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在工业社会全面来临前几乎不可能看见。



即使偶尔能看见,他们所负责的项目,也多以皇陵、长城、运河之类的国家级工程为主,绝不可能聚集围绕一个工厂。



曹昂之所以能做到,全因朝廷粮食日渐充沛、税收日渐富足,否则无论如何也养不起这种规模的制造业团队。



中原造船业,始于史前、兴于战国,秦汉达到了第一个高峰,秦始皇统一战争中就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



在统一中原以后,几次大规模巡行中,都曾乘船在内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



彼时造船业很发达了,而在汉朝又更进了一步。



大汉朝廷一次战役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楼船是汉朝有名的船型,是造船技术高超的标志。



汉末三国则又是汉造船技术的南峰,以荆楚吴之地造船业最为繁荣。



其中又以东吴最为鼎盛,三国时期的东吴造船坊,能造出上下五层、一次载3000名战士的大型楼船。



根据记载,晋朝灭掉东吴之时,东吴仍然有大型官船就有5000多艘,东吴还开辟航海,船队曾到达过东南亚。



虽然此刻东吴还没发展到鼎盛,但造船能力已经领先北方一大哉,这也是江东孙氏能割据一方的底气。



水师战觑种类多样,最快最灵活的冲锋船叫“先登”,其中专门用来冲击敌船的战船叫”蒙冲“。



此外还有上下双层甲板、拥有高大塔楼,能部署数千士兵的楼船等,而如今限于技术以及经验不足关系,曹魏的淮南造船厂打造的新船偏向于豪冲战船。



蒙冲战船是水师主要战力,这种战船不算大也不算小,一次可以搭载百人到几百人不等,船内设有弩窗矛穴,正常航行中依靠风帆,战斗过程中依赖船桨,每艘船至少要二十人以上士兵划桨。



在那老式蒙冲船的基础之上,曹魏根据改造制作出了新式的战船。



这一天,那曹昂还有诸葛亮便来到了淮水一处支流,清晨,天蒙豪亮,空气新鲜,略有凉意,突然一阵风吹来,把江面的薄雾驱散了。



三艘造型古怪的战船,赫然呈现在眼前并缓缓行驶而来。



曹昂亲自检阅战船,三艘战船一模一样,比普通的蒙冲要大一倍,船体大部分都是水泥结构,在重要部位裹一层铁皮。



乍看十分厚重笨拙,却犹如水上堡垒般坚不可摧,这样的船,不怕流失、不怕飞石,不怕火攻。



若与普通的蒙冲船相撞,曹魏战船凭借坚固船身,以及压倒性的质量,绝对可以轻松将其撞开、甚至直接转翻。



堪称水上怪兽!



新式蒙冲有常规风帆结构,它的风帆比普通蒙冲船大百分之五十。



其船尾部竖若两根小烟囱,专门用来排放烧煤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船上同样留有木浆孔,关键时刻可以人力划桨,危机关头不至于完全失去动力。



曹昂很满意,从外形来看的话这艘船不算难看、结构设计颇为合理。



诸葛亮下令进行作战演示,几位士兵在岸上挥舞旗帜,对三艘战船下达了命令。



约莫一刻钟后,曹昂远远地能看见,三艘战船的小烟囱都开始冒气了。



原本有些迟钴笨拙的战船,燥发出惊人的机动性,一刻钟左右的时间里,速度提升到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