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02章 不可能强国曹魏
从曹操制定的这些情况上去看,他曹操对于自己儿子曹昂的策略还是非常支持的,甚至是有一种异常的坚定。



不管是曹昂之前提过的农业上的改革,还是那牧业之上的改革,再或者是土地上的改革,曹操都坚定的要求坚持到底,坚决完成。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在曹操的心中对于那曹昂非常的信任!



当然,曹操既然已经下了命令,自然是不可能只有这些。



除了曹昂制定的那些计策之外,还有很多非常怀柔的政策搬出,比如说在当初选择供应的那些救济粮食,全都加大了供应。



当初曹昂为了让道教能够在乌桓部落之中兴起,那道教用了不少的办法,其中用粮食去吸引便是其中的一条。



事实证明,这样的情况还是非常有用的,至少对于那道教的传播是非常有用的。



而现在曹操直接加大了那粮食上的供应,为的就是防止那乌桓部落的人因为饥饿而发生大规模的死亡。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大规模的死亡,那对于曹魏来说简直就是白忙活一场。



这大规模的死亡之后,肯定是会迎来乌桓部落的暴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肯定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然后环境会再次的陷入麻烦之中。



想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他曹操直接便增加了那粮食的供应。



粮食多的是,就算是不够,那高产的粮食作物也可以弥补,所以说曹操根本就给不心疼这样的情况。



粮食和乌桓部落的稳定,两者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可比性。



除了这粮食的供应之外,曹操还做了一个比较体恤乌桓百姓的事情,那就是将这次战争所缴获的大批牛马全都返还给了那些乌桓部落的牧民。



当然,这返还牛马自然不是白白的返还,而是以一种租借的形势返还。



这租借的利息也不高,不过如果不劳作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再这样的情况之下,既是能够提高那些牧民的劳作效率,更是能够提高牧民的积极性,那租赁的利息不劳作根本不可能会还上,而如果劳作的话自然是能够换上,更是能够过上好日子。



这办法也是非常好的。



还有就是关于那道教的传播了。



在曹昂的规划之下,现在这道教的传播已经是有了一定的气色,所以相对于其他的方面来说,这道教还是比较轻松的。



针对于道教的改变,他曹操则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建议,因为他曹操并不相信这些,甚至认为相信道教,相信那些鬼神是一件儿非常愚蠢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他曹操才是没有在道教之上下太大的功夫。



不过,现在曹昂利用这道教对那乌桓人的思想进行了统一,这样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从哪些乌桓人相信道教,信任道教之上就能够看出来这样的情况是多么的受人欢迎。



曹操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在他的心中也是相信,这道教的肯定会在乌桓部落之中盛行,到了那个时候乌桓部落肯定会有着质一样的改变。



想到这些之后,曹操则是觉得这件事儿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提升的空间了,所以他曹操能够做的也只是加大一下自己支持的力度。



所以说,经过曹操的思考之后,他便是打算对那些处于乌桓的传道士进行奖励,进行资助。



俗话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曹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要让那些传教士再一步的向那草原的更深处前去传教。



当然,凭借着那传教士传教的思想,就算是不用这些他们也会朝着那草原的深处前去。



不过,有了这些奖励之后,他们对于传播道教更是坚信不疑,更是无忧无虑的投入。



曹操所想到的这些政策全都是一些怀柔的政策,之所以说是怀柔的政策,正是因为这些政策对于那乌桓部落来说非常的友好的做法。



怀柔政策,就是用一些比较温和的政治手段对其他的民族或者是国家,使其归附自己。



而曹操所使用的的也全都是展现自己的强大,比如说是供应那些粮食,再比如说是将那些牛马返还给乌桓部落的牧民,再有就是让他们明白中原朝廷是有多么的强大。



这样的办法还是非常有用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让那些乌桓部落的人对中原朝廷产生向往,敬畏的神情。



当然,不仅仅是那些乌桓部落的人,还有一些其他的部落在看到了乌桓部落的改变之后,对于那中原朝廷,还有曹家父子都会产生一种敬畏的心。



有了这样的敬畏之心,对于他们来说有着何种的改变,他们的心中能不清楚吗?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他们为了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说不定就会选择中原朝廷,选择去效仿这样的生活,效仿这样的方式。



对于朝廷,对于曹家父子二人来说,这样的情况简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情况,那这少数民族的团结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