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07章 不可撼动
此刻虽然还没有前往洛阳。



但琅琊郡身为齐鲁之地,也属于自古富庶地区。



大魏帝国建立以后,这边开始重点发展渔业,大量退休下来的军舰,全部改装成渔船。



这琅琊郡人口稠密,渔场丰富、人气兴旺。



港口码头不停有大型渔船停靠,各种海货以千斤为单位,不断地由工人搬运下来,并且送到专门的渔场分拣,最后一部分通过冷藏等手段保存、一部分送进附近加工厂,通过晒干或腌制加工处理。



整个流水线上,最起码有上万人,让卑弥呼非常的震撼。



因为整个邪马台才七万户、总计人口三十多万而已,大魏仅仅只是一个局部渔产业就能投入这么多青壮。



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光从琅琊郡这个渔场的规模就能看出大魏帝国的强盛。



“卑弥呼姐姐!”



大乔小乔跑到卑弥呼身边。



小乔兴奋的说:“琅琊郡有一个新建的捕鲸场,听说送来的鲸鱼与传说中的鲲一样大,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卑弥呼有些诧异:“鲲是什么?”



大乔解释说:“这是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一种巨大的鱼类,其体型之大堪比大地,没想到真有这样的大鱼。”



卑弥呼尽管是倭人。



可这个时期的倭人食物。



主要还是靠谷物为主的农作物。



倭人不是不捕鱼,只是捕的有限,而倭人也造不出大船,即使捕也在近海、浅海地方,哪见过鲸鱼?



因为曹昂的关系。



大魏对海洋的重视。



可以说远胜过华夏古代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又因为漕运、航运不断开通,以及工业生产、船舶动力的进步,大魏帝国渔业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



每天都有大量肥美的鱼虾螃蟹。



从各个沿海渔场通过运河送进内地。



许昌、洛阳、建邺、邺城等重点城市,每天市场都会出现新鲜的海鲜,这是以前所不敢想象的。



海鲜的注入。



让汉人有更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除此以外,海洋工业想发展,捕鲸就是绕不过的一一环,这是在历史上一个非常



古老的行业。



另一个时空。



18、19世纪是捕鲸业巅峰一度成为美帝等海洋强国,最重要的支柱行业之一,长时间成为社会以及经济必不可少的一环。



根据记载。



捕鲸高峰期



每天数百艘捕鲸船出发捕获大量鲸鱼。



其中鲸鱼脂肪炼出鲸油,用鲸鱼的骨头与皮制作各种商品,兜售到世界各个地方,创造出极高经济价值。



为什么鲸鱼这么重要?



鲸肉不太好吃却量大管饱。



最古老的的捕鲸人是为填饱肚子,一头鲸鱼足够北欧那些原始猎鲸部落吃很久,甚至在二十一世纪岛国,鲸鱼肉依然有很大需求。



随着工业发展。



捕鲸业价值更突显。



鲸脂炼出鱼油,能制作成香皂、蜡烛、灯油、以及润滑剂,鲸油润滑剂是近代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



鲸蜡做的蜡烛。



非但耐烧且完全无烟。



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蜡烛。



大魏帝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各种机械仪器越来越精密,为保持运转增加使用寿命,鲸油润滑剂是必备的,能很大程度促进生产。



此外。



每一头鲸鱼。



都是一口游动的油田。



就连鲸皮鲸骨也都是宝贝。



曹昂此外也不得不考虑海洋生态平衡。



鲸需要吃海量的小鱼小虾,鲸群停留在一个区域,足以使得范围内鱼虾数量下降一个层次,对于帝国渔业来说并不是好事。



所以,控制渔区鲸群数量,这更有利于渔业长期发展。



大魏的琅琊捕鲸站蔚为壮观,前每天都可以宰割处理五到十头成年鲸鱼,所



创造的价值堪比一座几万人规模的大型工厂。



卑弥呼跟着曹昂等人考察捕鲸站。



她有幸看到了鲸鱼从捕获到宰割的过程,再一次被大魏强大的实力所震惊,光这一座捕鲸站就能养活整个邪马台。



她忍不住想。



如果大魏能在倭岛建立捕鲸站就好了。



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