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选秀回锅肉开始》 第二百零四章 一阵风
有些歌曲是配合着故事,一起来看就最好;有些呢,则是从文字中生出无与伦比的想象来。



《菊花台》和《东风破》就属于这两种类型。但无论是哪一首,媒体们都用“期待之上的惊喜”来形容这一次的跨年表演。



毫无疑问的,叶青这两首中国风歌曲把他整个的歌唱事业往上推了一步,歌曲里那种故事,才华以及可能性,统统包含在内,锋芒毕现。



这只是一个开始,并且远远看不到结束。



其实媒体们是有难以言说的感觉的:



这家伙最擅长的就是创造惊喜,不断地用一首首新歌来带动流行,且真的做的不是小范围的东西,而是很多人都能沉浸在歌曲里。



可即使是这样...



那很难跳出普通流行歌手的范畴。



后来,他出了《爱在西元前》。



各种创新想法和实践运用得恰到好处,在音乐界更是大获成功,但是传唱度就相对来说还是没有《龙卷风》这类的歌曲来的广。



这其实是一个悖论。



就是创新的东西,和流行,有很多时候是难以兼容的。



毕竟新的东西出来一般都会经过时间适应。



很多人都在猜想,或许再过个几年,叶青的创新型歌曲会慢慢变成众人都能欣赏的惊喜。但今晚完全是个惊喜,而且这种歌曲传播迅速得远超想象:



比如《东风破》,简直完美。



就凭着如诗一般的歌词,迅速在网上带起各种自来水。丝毫没有表现出对新风格的不适应,反倒是认为这种恰到好处的感觉像是刻在心里。



“我还以为叫这个名字,会很夸张哩,是我层次太低了。”



“有些人就是强的不行啊,绝了,我爱死‘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感觉啊!”



“对,就像是学的课文一样。我还听到一个说法挺有趣,说的是听完叶青唱的这首歌,就好像后面应该加一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楼上的,你现在真的能朗读出来‘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吗?”



“真的绝了,我敢说这种东西一定会流行起来的。好希望听到更多的歌曲,我去搜搜看...”



...



11点,围脖继续热议。



但如果讨论就到这里,那叶青顶多算继续扩大了他的影响力。



叶青很厉害。



叶青的歌很流行。



叶青的专辑到时候很卖钱...



但事实显然不止于此,于是又有了新发展。



《菊花台》看起来挺难的。



要结合电影,似乎天生自带门槛。



但是《东风破》哪怕没有这个结合,也惊艳得动人,并且这个传播速度让人难以想象:所以有人看到好像机会来了——因为一件事情一旦兴起的时候,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就好像这些年大家越来越发现,某些知名的企业家其实也是赶上了好时候,成功因素和时代政策有很多原因一样。



不少人也就意识到了,抓住风口的重要性。



马函,一个普通的北漂歌手,住在一个半地下的屋子里,此时正在反复收听着《东风破》。



然后脑子里已经有了那么些灵感。



可以说是平时积累+受到启发,出来的。



但的确《东风破》作用很大。



没有这歌,他可能很难想到这些灵感。



而且这个歌的感觉和之前听的,其实越听越觉得完全不一样——之前不是没有形似的,但相比之下这歌少了些辞藻堆砌,多了意境与风格,这种新与旧交织的歌曲注定会成为流行的方向。



至少马函是这么认为的。



可他又犹豫了。



他自认不是个没有有才华的人,哪怕在音乐市场厮杀了很久,依旧没啥成绩。



他做着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晚上在酒吧的固定时间段抱着吉他唱歌,白天做音乐。他期许过,期许有谁走进屋子里发掘他,然后一夜成名。也试图参加比赛,但里面的很多东西其实...



是要花钱的,美其名曰xx费用。



娱乐圈,也似乎渐渐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



迷茫,渐渐失望,不知道前路在那,跟这个城市中很多北漂歌手一样。



所以他爱听叶青。



那些歌从骨子里就透出一种才华横溢。



是他所艳羡,并且为之努力的。



从情歌被打败的《花海》到开着小黄花的《晴天》,从带着雨水声的《七里香》到黑云压城一般的《龙卷风》mv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