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选秀回锅肉开始》 第三百五十六章 创造规则,制定标准
>
甘望星甚至一下子,就把自己卡住了:“我的天,原来这么高的吗?”



额,这对于普通人确实就是很有难度的了。



“红尘醉,微醺的岁月



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第二遍的重复,最后#c3+#d3+#c3~b2的高音,更是直接难度升上去了——多数男歌手演唱这里,都会选择用假声处理,然而真声这种东西带来的感觉,很多时候比假声有质感很多。



配合上叶青的声压处理:



穿透力极强,“红尘醉”直接像是节节高升的**,远比那种虚虚顶上去的感觉爽太多。



台下又一堆忍不住的人:



“不是,我声乐老师都不能这么唱吧?”



“这也可以?青哥半路出道,现在都比专业的还要强…”



以及那些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人家唱的和自己不一样,但是很知道,这好听的练习生们:



“青哥来当声乐老师吧,真的,我觉得我一定能学好...”



“算了吧哈哈哈,你先把普通话说好吧。”



“你别啊,人总是有梦想的。”



但其实他们的感慨,都不及周深来得多——这种太颠覆了,毕竟在他们以前的想法里,中国风歌曲就是低吟浅唱,娓娓道来的那种感觉。



高音?更多是用做点缀。



而现在,周深完全明白,有很多东西不只是这样委婉轻柔,高音也可以,只要情绪饱满。



可惜,很多人只能在低音的时候能游刃有余地表达情绪。



也只能说,有些东西,更多的人只是在努力地去够着那个标准罢了。而创造者能创造规则,制定标准,然后再告诉他们标准之外还有更多的可能...



就好像所有人认为,这歌情绪已经到顶了。



差不多该做结尾了。



叶青在台上的麦克风并没有放下,而是继续唱着:



“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



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



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



到这一刻,周深才深刻地感受到一句话:



有些东西,不是他们能想到的。



就像是刚才对于中国风的理解,只有等叶青第一次唱完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可以这样理解。也就像是现在他听完这一句,鸡皮疙瘩直接冒起来,不比刚才那段高音差。



这一段词,妙极了: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这句话,叶青还是带着儿化音唱出来的。



真的,周深唱歌也是有好一阵子了,从最开始《贝加尔湖畔》凭借天赋本钱一鸣惊人,却被淘汰;到现在系统学习,能唱会唱,被人佩服,但是愈发感觉到一句话:



“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以及后面较不为人所知的:“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他,怎么,就能想到,还能这么唱?



叶青从出道以来,他的唱法其实就颇具争议。最著名的要数《爱在西元前》里的发音,当时可以好一阵争议,说这个含糊不清什么的。



但是很多业内人士也表示:



这就是完全的创新,太让他们惊喜了。



而现在,叶青的唱法已经不止满足业内人士了。行业之外,也能感受:



“那个卷舌音,可以可以...”



“我怎么感觉就像是一个什么剑客,逍遥的剑客然后遇上大家闺秀的小姐,然后要一起浪迹天涯的感觉,哈哈。”



“总觉得好苏啊,怎么感觉,感觉...”



感觉说不出来话,但是那种感觉,就是传达出来了。



人家还唱第二遍:



“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



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



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再听一遍,依旧感觉这样的词,难以再有人能写出来。



放在结尾,正好合适。



音乐声再响了两下,然后直接安静,留给观众一个回味悠长的空间。但那种不拖泥带水的感觉,又让人真正能体会到了歌词中的“把酒奉陪”的干脆。



好的歌曲,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啧啧称奇。



或者称不出奇。



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