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过去震八方》 第四百六十六章 雅宝路
中年军人来到方圆身边以后,先敬了个礼,说道:“方圆同志你好!我是警卫团团长赵明生,奉命前来接收设备。”



“你好赵团长,东西在那边,你们运走吧!”



“好。”



这名赵团长点了点头,然后一挥手说道:“装车。”



很快一辆辆开车开了进去,然后一箱子一箱子的机械设备被装上卡车。



可是东西太多了,这些五十来辆卡车根本就装不完,这也不能怪方圆,因为他打电话的时候已经说过,说东西很多。



当然,这更不能怪老人家,因为老人家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



他是听方圆说东西很多,才派了这么多车过来,怎么会知道五十来辆卡车也装不完啊!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大不了一趟拉不完两趟,两趟拉不完三趟,反正这些东西在这又跑不了。



和这位赵团长交接完,方圆就开车离开了,他待在这里也没什么事,还不如回家睡觉。



至于说这些机械设备老人家给他多少钱,方圆根本就不在乎,不过方圆相信,老人家不会让他吃亏。



当然,方圆买这些机械设备可是没少花钱,大概花了差不多一百亿日元,就算是在小鬼子国,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按照一美刀兑换二百四十日元,然后一美刀兑换一块七毛三人民币算,这近百亿日元相当于七千两百一十万人民币。



把这些机械设备交上去以后,方圆也就没有再操心,第二天上午,方圆来到了雅宝路这里。



一九五零年四月,位于城东区东南部的大雅宝胡同东端城墙开辟豁口,并向东筑路至日坛,因位于大雅宝胡同东端,故称雅宝路。



别人现在对雅宝路,估计也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名字,但是方圆不同啊!他可是知道几年以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



帝都雅宝路是全国最大的服装专营涉外窗口,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同时也创下了多个帝都之最,外商最多、交易最快、房租最贵。



当然这说的是兴起以后,其实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这里就已经开始有摆摊出现。



雅宝路因服装贸易而繁华,闻名于世。雅宝路市场是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就从事服装交易。



因为雅宝路地区是帝都的使馆区,所以最开始是以摆地摊儿的形式出现的。



同样类似的另外两个市场,三里屯、秀水也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就是依靠使馆区老外多,进行最初的“国际贸易”。



后来慢慢的,三里屯、秀水变成批发兼零售的服装市场,而雅宝路成为了对东欧服装贸易的代名词。



关于雅宝路这里,有人说,在帝都,来自老毛子的每三美刀中,就有两美刀装进了雅宝路商家的口袋。



根据统计,每年到雅宝路的老毛子、东欧国家以及非洲、阿拉伯国家的商人超过六千人。



而这六千人平均每人每次来雅宝路采购的商品都超过一万五千美刀。



在雅宝路,商家每天的交易额超过一百万美刀。



要知道,这说的可是八十年代初期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天的交易额达到一百万美刀是什么概念。



方圆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不用想就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是的,还是房子。



方圆自己是不会做的,因为他就算是做,也不一定有别人做的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方圆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他不会去抢这个先机,就算是抢了也没用。



他虽然不能做,但是他可以分一杯羹啊!不管干什么,要说最赚钱的,绝对不是那些商户,而是那些商户的房东。



这么说吧,在帝都这个地方,不管你干什么,赚的大部分钱都要交给房东。



要不然雅宝路也不会被称为帝都之最的房租最贵了,可想而知在雅宝路做生意的那些商户,每年要交给房东多少钱的房租。



方圆把车找个地方挺好,提着一个小密码箱就下车了。



现在天气已经热了,很多人在外面乘凉,当然,乘凉的这些人都是一些老人。



年轻人或者中年人,除了没有工作的,谁有这个时间出来乘凉啊!都在为生计忙碌。



老人退休了,也就有时间了,成群,围在一起聊天或者下棋。



方圆走到几位正在下象棋的老人旁边,也没有说话,就站在旁边看他们下象棋。



说实话,这些老人的棋艺真的让方圆无语,估计也就知道该怎么走,真的没有一点算计或者套路在里面。



“年轻人,你也喜欢下棋啊?”就在方圆看了差不多有十几分钟,一名老人问。



其实老人之所以会问他,是因为方圆在这里看了十几分钟了,一句话没说,而且好像还看的津津有味。



要知道像方圆这样的年轻人很少,之前也不是没有过,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