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4章 殿试
/>
现在虽然只是租院子,可她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有自己的宅院了。



杨珊珊不懂这些,只以为只要官阶升上去了,朝廷就会给分派官舍了。



苏锦绣则是跟她解释了一番。



朝廷建有一批公租房,并设置“楼店务”掌收官屋、邸店房廊税等。



也就是说,这批公租房其实算是官舍,一般也都是由一些新入朝的官员来租住的。



而地方上的官员来京述职的话,另外会有‘楼店务’的人安排住处,他们是不必自己另外再去租房的,也不需要出租金。



可是对于京官来说,那就是需要租住了。



特别是对于一些新进入仕途的人来说,那就更是只能租了。



大兴朝的官舍制度还是很严格的。



什么品级,住什么样的宅子,用什么样的瓦片,修什么样的大门,那都是不能违制的。



苏锦绣是担心官舍到时候不好租,这才早早地拉了杨珊珊过来。



官舍的租金其实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便宜的。



若是租不到官舍,那就只能去租民宅,不仅离衙门远,而且还贵。



杨珊珊听得一愣一愣的,这种事情,她家夫君也是不知道的。



所以,苏锦绣一定是听了柳承恩的解释才会知道的。



换言之,柳承恩真厉害!



两人四处看房,一晃两日一过,殿试的时间也到了。



柳承恩看着手上的策论题目,倒是没有觉得多难。



只是他再怎么胸有成竹,也不能看到题目刷刷就写,做人还是要适时地低调一些。



策文不限长短,一般在两千字左右,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特别强调书写,必须用正体,即所谓“院体”、“馆阁体”。



其实,就是字要方正。从某种角度来看,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柳承恩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到已经开始有人动笔了,便不再藏拙,也开始落笔。



关于治理水灾并且善后的策论,可不正是他当初写过几遍的嘛。



正所谓手到擒来,也不过如此!
(2/2)
  • 加入收藏